地名:里高鎮 | 隸屬:柳江區 |
區劃代碼:450206107 | 代碼前6位:450206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B |
長途區號:0772 | 郵政編碼:545000 |
轄區面積:約141.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54萬人 |
人口密度:10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里高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里高街從唐朝開始建街,當時洪澇災害時有發生,居民建房都在南低北高的斜坡上建造,為預防洪水的侵害,所起的房子都是外面低里面高,故名。…[詳細] |
盤龍村 | ~201 | 村莊 | 盤龍屯,因村位于龍卜山、龍虎山交匯處,故名。…[詳細] |
果郎村 | ~202 | 村莊 | 果郎屯,原名古郎,壯語Golangz,即檳榔樹,因建村時當地有檳榔樹,故名。…[詳細] |
三合村 | ~203 | 村莊 | 三合屯,因該村是忻城、來賓和當地群眾到三都趕圩必經之路,即三地匯合,故名。…[詳細] |
板六村 | ~204 | 村莊 | 板六原名板綠,壯語Mbanjluz,“板mbanj”指村,“綠luz”指香爐,因村后山嶺有巖石像香爐,故名。1949年后諧音簡寫成板六。…[詳細] |
里高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里高街從唐朝開始建街,當時洪澇災害時有發生,居民建房都在南低北高的斜坡上建造,為預防洪水的侵害,所起的房子都是外面低里面高,故名。…[詳細] |
保仁村 | ~206 | 村莊 | “保仁”乃“堡仁”的簡寫。民國時設堡仁村,取“皂嶺堡(今坡皂)”“根仁”各一字得名;后簡寫成保仁村。…[詳細] |
木吉村 | ~207 | 村莊 | 木吉,壯語Moegget,當地指木板鞋。因當地林木繁茂,舊時村民多穿木板鞋,故名。…[詳細] |
龍南村 | ~208 | 村莊 | 龍南,民國設龍南行政村時以所轄“喇龍(今龍南屯)”“根南”2屯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民國重印的《馬平縣志·卷三·村圩》有“里高圩”一名,在三都;民國《柳江縣志·卷一·疆土》亦記“里高鄉”,一直沿用。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里高鎮人口數量為1.54萬人,位列柳江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8位。
2020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愛衛會命名里高鎮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鎮”。
基本介紹:
一、鄉鎮概況 里高鎮位于廣西中部、柳江縣西南部,距柳州市區46公里;東臨三都鎮,南接百朋鎮,北與土博鎮毗鄰,西與忻城縣安東鄉、大塘鎮交界。全鎮總面積1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16.4公頃,其中水田面積931公頃,旱地面積1285.4公頃;全鎮設有9個村(居)民委員會,79個村屯,總人口25111人,以漢族和壯族為主,其中農業人口23939人。里高鎮地貌以丘陵為主,屬半山區;地處北回歸線邊緣,夏長而熱,冬短而暖,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19.4度,年均降水量1579.4毫米。二、政府工作的指導思路以縣委第十二次-會精神為指導,圍繞"1個目標"(和諧富裕新里高),做好"2篇文章"(農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里高鄉,屬柳州縣。
1950年,設第五區,屬柳江縣。
1958年,設工農友誼公社。
1959年,工農友誼公社改為里高公社。
1962年,屬三都區。
1987年8月,設里高鄉,屬柳江縣。
1997年11月,里高鄉改為里高鎮。
區劃:廣西·柳州市·柳江區·里高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