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里雍鎮 | 隸屬:魚峰區 |
區劃代碼:450203103 | 代碼前6位:450203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B |
長途區號:0772 | 郵政編碼:545000 |
轄區面積:約24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93萬人 |
人口密度:79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里雍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里雍街,原名黑雍,是壯語HaKyongj的音譯轉寫,“黑HaK”即官,“雍yongj”即“勇”,因清兵服裝后皆有“勇”字,故指代士兵。傳清代此地駐扎有…[詳細] |
立沖村 | ~201 | 村莊 | 立沖溝原名犁沖,因地形似犁頭(犁鏵),對面有條沖溝,故名。后為了書寫方便,把“犁”改“立”,故名。…[詳細] |
廣實村 | ~202 | 村莊 | 廣實,因該村的實業自然村原屬廣林公司所轄,取“實業”“廣林”各一字得名。…[詳細] |
紅花村 | ~203 | 村莊 | 紅花屯,因村后有座小山,一到春天,便開滿紅花,故名。…[詳細] |
長沙村 | ~204 | 村莊 | 長沙屯,因村處一片長形沙洲上,故名。1950年建長沙鄉。1958年改稱長沙大隊。1962年設長沙公社。1968年復稱長沙大隊。1984年9月改為長沙村…[詳細] |
里雍村 | ~205 | 村莊 | 里雍街,原名黑雍,是壯語HaKyongj的音譯轉寫,“黑HaK”即官,“雍yongj”即“勇”,因清兵服裝后皆有“勇”字,故指代士兵。傳清代此地駐扎有…[詳細] |
基田村 | ~206 | 村莊 | 基田屯,因處田垌大基上,故名;分出小基田屯又稱大基田。…[詳細] |
龍團村 | ~207 | 村莊 | 龍團,壯語Loengzduenz,“龍loengz”同漢義,“團duenz”為舊時的一種地方建制,引申為處所義;因村地形似龍,故名。…[詳細] |
龍江村 | ~208 | 村莊 | 民國設龍江行政村時轄域內有富龍、江村2自然村(今均屬富龍村),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富龍村 | ~209 | 村莊 | 富龍原名敢龍,壯語Gamjloengz,即龍巖。因村背山嶺龍巖得名。后以“富貴吉祥”意改名富龍。…[詳細] |
紅賴村 | ~210 | 村莊 | 紅賴原名紅瑞,壯語Hoengzruiq,“紅hoengz”即紅色,“瑞ruiq”指一種名“ruiq”的樹。因當地有此樹,樹干表皮為紅色,故名。后誤寫為…[詳細] |
地名由來:
當地壯語讀如lixyongi。此地原名“黑雍”,“黑雍”實為壯語hakyongi的譯音漢字,“黑hak”在壯語里是“官”的意思,“雍yongj”應為“兵勇”之“勇”的音譯,清時士兵服裝后皆有“勇”字,故為士兵之義。據傳清雍正世宗年間此地駐扎有大批官兵,教練武術,故名“黑雍”。“黑雍”變為“里雍”,蓋因“黑”“里”字形相近而產生訛變。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里雍鎮人口數量為1.93萬人,位列魚峰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9位。
2020年4月,里雍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范鄉鎮。
基本介紹:
柳州兩行政區劃調整 里雍白沙兩鎮正式劃入魚峰區
里雍鎮位于柳江縣東部41公里處,與象州縣、鹿縣、穿山鎮、柳興公司和柳州市相鄰。距離柳州市35公里,柳江河流經里雍境內。全鎮共轄立沖、廣實、紅花、長沙、里雍、基田、龍團、龍江、富龍、紅賴10個村委和里雍社區,105個自然屯,總人口3204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54人,居住著壯、漢、仫佬、侗、瑤、水等民族。全鎮總面積2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0039畝,其中水田21846畝,旱地48192畝。農作物以種植水稻、甘蔗為主,兼種玉米、木薯、花生、紅瓜子、黃豆、頭菜等。全年糧食總產量為1、48萬噸,糖蔗種植面積3.1萬畝,總產量11.4萬噸。林業以
歷史沿革:
清代時期,屬馬平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里雍鄉,屬柳州縣。
1950年1月,設第一區。
屬柳江縣。
1954年4月,設里雍區。
1958年,設里雍公社。
1962年8月,里雍公社改為里雍區。
1968年,里雍區改為公社。
1984年9月,里雍公社撤銷改設里雍鄉。
1987年8月,里雍鄉析置白沙鄉。
1999年1月,里雍鄉改為里雍鎮。
2018年,將里雍鎮劃歸魚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