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黃冕鎮 | 隸屬:鹿寨縣 |
區劃代碼:450223105 | 代碼前6位:450223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B |
長途區號:0772 | 郵政編碼:545000 |
轄區面積:約437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1.91萬人 |
人口密度:4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黃冕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據說宋朝名將楊文廣在此打仗時,帽子跌落,故取名“黃冕”。…[詳細] |
改江村 | ~202 | 村莊 | 1949年時村民將河流改道至村莊后面,故名“改江”。…[詳細] |
大端村 | ~203 | 村莊 | 因此村屯位于大端河邊,故名。1951年至1957年叫大端鄉,1958年改為大隊,當年大隊部遷安樂屯仍名“大端大隊”。1962年改為小公社,1966年恢…[詳細] |
山腳村 | ~204 | 鎮中心區 | 因此村莊座落于一座小山腳下,故名1951年名山腳鄉,1958年改為山腳大隊,1962年改為小公社。1966年恢復大隊,1983年改為鄉,1987年改為…[詳細] |
愛國村 | ~205 | 村莊 | “愛國”表示著對祖國的熱愛。1951年至1957年名愛國鄉,1958年改為愛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6年改為大隊,1983年5月改為鄉,19…[詳細] |
幽蘭村 | ~206 | 村莊 | 因此村屯三面環山,一面是清江,是放牧的好地方,原名“牛欄”,后改為“幽蘭”。…[詳細] |
六脈村 | ~207 | 村莊 | 因此村屯座落于一條山脈之上,故名。1951年名六脈鄉,1958年改為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6年恢復大隊,1983年改為鄉,1987年起改為村…[詳細] |
舊街村 | ~208 | 村莊 | 因此地是洛江、清江的匯合處,水路交通便利,設為圩場,故名。…[詳細] |
古嘗村 | ~209 | 村莊 | 古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盤龍村 | ~210 | 村莊 | 因此村屯后面有幾個山嶺相連,形似一條盤卷的龍,故名。…[詳細] |
石門村 | ~211 | 村莊 | 因此村屯的河中有兩塊筆直的石壁,形似一對大門,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黃冕鎮因鄉政府駐黃冕而街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黃冕鎮被認定為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桑蠶)。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黃冕鎮人口數量為1.91萬人,位列鹿寨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6位。
基本介紹:
黃冕鎮位于鹿寨縣城東北部30公里處,屬丘陵半山區,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50C。全鄉總面積437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民委,135個自然屯,總人數3.2萬人,其中農業人中2.9萬人。耕地面積50654畝,其中水田32700畝,旱地17954畝,主要經濟作物是桑蠶、水果、蔬菜、黃桅子,盛產木材、松脂、香菇、木耳、八角等。水陸交通便利,洛清江、湘桂鐵路、桂海高速公路穿鄉而過,柳城上雷至鹿寨黃冕二級公路正在籌建之中,距世界旅游名城桂林74公里,距廣西重工業城市柳州僅63公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便利的交通條件,為黃冕經濟發展奠定基礎。2005年全鄉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4100萬元(按當時價計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榴江縣黃冕鄉。
1949年,為榴江縣黃冕區。
1952年,為鹿寨縣第一區。
1955年,改為黃冕區。
1958年,設黃冕公社。
1962年,黃冕公社改為黃冕區。
1966年,黃冕區恢復黃冕公社。
1983年,黃冕公社改為黃冕區。
1987年,黃冕區改為黃冕鄉。
2014年12月,撤鄉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