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喬老村 | 隸屬:古零鎮 |
區劃代碼:450124103203 | 代碼前6位:450124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喬老,原名橋老,壯語Gyiuzlaux,“喬gyiuz”指橋,“老laux”指大,即大橋。傳明弘治十三年(1500)都安人遷到河邊造橋建村,因橋較大,故名橋老,后簡寫成喬老。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喬老村被納入2022年廣西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21年9月,喬老村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2020年11月,喬老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喬老村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喬老村榜上有名。
2019年12月,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喬老村2019年度“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2018年10月,農業農村部將喬老村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17年3月,喬老村被命名為第十六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喬老村位于馬山縣環弄拉生態旅游區內,距離縣城12公里,系馬山縣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村。喬老村以“生態立村,文化興村,旅游強村”為主要奮斗目標,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在新農村建設道路上不斷煥發新活力。
喬老村屬于巖溶地貌,河流貫穿其中,山清水秀,生態環境優越,一直以來,致力于生態環境建設,擁有森林面積969.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8.6%,村屯林木覆蓋率達到33%。喬老村歷史悠久,宋代時,大、小都百一帶就有人居住,千年古道穿腹古零河谷。據有史可查則以明代嘉靖七年(1528年)開始,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清代的喬老古街物流商埠,商賈云集。喬老村依托綜合示范村建設,大力推進生態產業發展。一是發展現代
文化旅游:
喬老河畔是吾家,君若閑事來喝茶。白墻灰瓦青石板,門前一株辣椒花。小都百鄉村旅游區依托市級綜合示范村小都百屯優美田園風光,以“山水映農家,詩畫小都百”為主題,打造成為“水車之鄉”,呈現出江南水
西山莊園綠色農業度假區占地1200畝,依托喬老河半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原生態的河流、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觀、美麗的田園風光,設置采摘區、垂釣區、科普區、觀光區、藝術中心等游覽區,打造一個-
蘇淥拱橋位于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蘇綠屯,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1989年,蘇淥拱橋被公布為馬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頭零拱橋位于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頭零,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1989年,頭零拱橋被公布為馬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為喬老村。
1952年為喬老鄉。
1958年為喬老大隊。
1962年為喬老公社。
1969年復改為喬老大隊并析出上嶺大隊。
1984年改為喬老村民委員會。
1987年改村公所。
1994年復改喬老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喬老村附近有小都百鄉村旅游區、西山莊園綠色農業度假區、蘇淥拱橋、頭零拱橋、金倫洞、水錦·順莊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馬山金銀花、馬山黑山羊、馬山旱藕粉絲、旱藕及旱藕粉、馬山豬龍碰、黃花飯等特產,有壯族會鼓習俗、扁擔舞、壯族三聲部民歌、雙喜節、馬山打陀螺、馬山打榔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喬老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