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加樂村 | 隸屬:加方鄉 |
區劃代碼:450124201202 | 代碼前6位:450124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1980年3月民治、加方2大隊析出部分村莊另設加樂大隊,以當時較有名的加樂排澇隧洞取名。加樂,壯語Gazrat,“加gaz”為當地村名詞頭,“樂rat”指被燙。因處地原是一片密林,人們燒林后地還燙就造屋建村,故名。
基本介紹:
加樂村位于加芳鄉府的東南部,村委所在地離鄉府4.5公里。該村有20個村民小組,轄30個自然屯,共有385戶1504人,勞動力為765人,居住壯瑤兩個民族,全村耕地面積為995畝,人均0.66畝且均為易澇易旱地,加樂村地理環境屬典型的大石山區地貌,山多地少,環境惡劣,水資源匱乏,每年7、8月份加樂村80%以上的群眾受到洪澇災害。村黨支部下設4個黨小組,黨員44名,其中男36名,女8名,其中老弱病殘6名,長期外出勞務7名,小學文化占30%,初中文化占43%,文盲占5%,高中占15%,中專占7%,年齡結構情況:60歲以上占45%,50至59歲占16%,20至49歲占39%。
加樂村與民治村、加方社區、龍開村、加春村、大陸村、龍崗村、忠黨村、內雙村、內金村、福蘭村、加讓村、琴讓村、花衣村、新聯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80年3月成立加樂大隊,1984年改為村民委員會。
1987年改村公所。
1994年復改加樂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加樂村附近有金倫洞、水錦·順莊旅游景區、馬山金釵石林、弄拉自然生態旅游風景區、靈陽寺、紅水河等旅游景點,有馬山金銀花、馬山黑山羊、馬山旱藕粉絲、旱藕及旱藕粉、馬山豬龍碰、黃花飯等特產,有壯族會鼓習俗、扁擔舞、壯族三聲部民歌、雙喜節、馬山打陀螺、馬山打榔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