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源頭鎮 | 隸屬:平樂縣 |
區劃代碼:450330105 | 代碼前6位:450330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面積:約23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3.32萬人 |
人口密度:143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社區、1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源頭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源頭街因在源頭自然村附近成街而得名。源頭街原稱猿猴圩,因山里耍猴人多得名。后因嫌名不雅,根據本地方言諧音,以“源頭”代替“猿猴”。…[詳細] |
源頭農場社區 | ~002 | 村莊 | 源頭街原稱猿猴圩,因山里耍猴人多得名。后因嫌名不雅,根據本地方言諧音,以“源頭”代替“猿猴”。…[詳細] |
啟善村 | ~200 | 村莊 | 因舊時土匪猖狂,后為啟發人們勤勞善良。而得名啟善村。…[詳細] |
源頭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地處平樂境內河水發源處,故名。1952年設源頭鄉,屬平樂縣第七區。1955年屬源頭區。1958年改源頭大隊,并析出上壩大隊,屬源頭公社。1962年改…[詳細] |
坭塘村 | ~202 | 村莊 | 因村前有泥水塘,當地“泥”和“坭”互用,故名。…[詳細] |
金華村 | ~203 | 村莊 | 金華,因村建在形似金雞的一座大石山下,以“金雞華麗”意取名。…[詳細] |
玄武村 | ~204 | 村莊 | 玄武山原稱牛母山,因村后石山形似母牛,故名。…[詳細] |
山口村 | ~205 | 村莊 | 因村建在兩座山嶺形成的山谷口,故名。1934年為橋頭、門樓2村,屬同源鄉。1946年屬源頭鄉。1952年并入平樂縣第七區下壩鄉。1958年屬源頭公社下…[詳細] |
下壩村 | ~206 | 村莊 | 下壩自然村,因村建在原水壩下方,故名。1934年為下壩村,屬同源鄉。1946年屬源頭鄉。1952年與橋頭、門樓2村并為下壩鄉,屬平樂縣第七區。1955…[詳細] |
珠山村 | ~207 | 村莊 | 因村旁有一座山體型似豬得名,后嫌名不雅,以當地諧音“珠”代替“珠”,故名。…[詳細] |
螺山村 | ~208 | 村莊 | 因村后有座山形似田螺,故名。1934年為螺山村,屬珠螺鄉。1952年與藍家、蒙家2村合設平樂縣第七區珠螺鄉。1955年屬源頭區珠螺鄉。1958年撤珠螺…[詳細] |
木林村 | ~209 | 村莊 | 因村后有一片密林,故名。1934年為新村,屬珠螺鄉。1952年并入平樂縣第七區金井鄉。1958年析置木林大隊,屬源頭公社。1962年改稱木林公社,屬源…[詳細] |
金井村 | ~210 | 村莊 | 因村北有一口井,傳井中石頭含金,故名。1934年為金井村,屬珠螺鄉。1952年與新村并為金井鄉,屬平樂縣第七區。1955年屬源頭區。1958年改金井大…[詳細] |
高龍村 | ~211 | 村莊 | 因村后山連綿似龍,村底嶺高,故名。1934年為高龍村,屬金華鄉。1946年屬源頭鄉。1952年改鄉,屬平樂縣第七區。1955年屬源頭區。1958年改高…[詳細] |
九洞村 | ~212 | 村莊 | 因村前有九垌田,同音得名。1934年為九洞村,屬金華鄉。1952年改鄉,屬平樂縣第七區。1955年屬源頭區。1958年改大隊,屬源頭公社。1962年改…[詳細] |
義洞村 | ~213 | 村莊 | 因村后有一個水洞,常年出水灌溉高龍、山口、坭塘等村的田地,故名。…[詳細] |
蘭洞村 | ~214 | 村莊 | 原名蘭垌,因由蘭氏始建,而村前有一大片田垌,故名,后寫成蘭洞。…[詳細] |
古營村 | ~215 | 村莊 | 原稱水浐營,史載明萬歷元年(1573)曾置土巡司于此。后荒落,清代由人遷此建居,漸成村落,改名古營。…[詳細] |
蓮塘村 | ~216 | 村莊 | 因舊時有幾個池塘蓮藕較多,故名。1958年從古營鄉析置蓮塘大隊,屬源頭公社。1962年改稱蓮塘公社,屬源頭區。1964年屬青龍區。1968年并入源頭古…[詳細] |
地名由來:
源頭街因在源頭自然村附近成街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源頭鎮人口數量為3.32萬人,位列平樂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位。
2017年12月,源頭鎮上榜廣西2017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基本介紹:
源頭鎮位于北緯24°15′46″~24°31′12″,東經110°50′03″~111°02′19″。地處縣境東南部,東接賀州市鐘山縣青塘鎮,東南、南、西南連賀州市昭平縣走馬鄉,西、西北鄰陽安鄉、青龍鄉,北靠同安鎮。鎮政府駐東風街,距平樂縣城50千米,國道323線和桂梧二級公路貫穿源頭境內,是溝通廣東的交通樞紐,素有桂北“南大門”之稱。全鎮總面積307.52平方千米,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139個自然村。主要產業黑美人西瓜、花生、柑桔、淀粉馬蹄支柱產業均實現了萬畝種植目標。
2016年末,鄉鎮總戶數16908戶,總人口52457人。全鎮現有耕地面積2919公頃。全鎮居住的大部分是漢族人,
歷史沿革:
民國時,為金華鄉、同源鄉、珠螺鄉、古營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2月,建立源頭區工委;同年9月稱平樂七區。
1958年1月,撤區并鄉分源頭、珠螺、義洞、古營4個鄉;同年9月成立源頭公社。
1960年3月,分為源頭、高龍2個公社,源頭公社與源頭農場合署。
1961年7月,增設珠螺、古營公社2個公社;次年7月撤高龍、珠螺、古營公社,合并設源頭區。
1969年4月,改區為公社。
1984年,改稱為源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