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鎮位于平樂縣境東部,距平樂縣城27公里,國道323線穿境而過,境內有平橋公路經過,西與二塘鎮相鄰,南接青龍鄉,北靠同安鎮,東鄰陽安鄉。往西南可下梧州、廣東、往北可上陽朔、桂林,交通十分便利。全鎮總面積117.4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湖洋、榕津、老鴉、香花、朝仙、湴田、古龍、老埠、釣魚、燕水、水山、張家)和2個社區(張家社區、榕津社區),96個自然村,187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4.7萬人。境內為丘陵、石山地貌為主。
今年來,張家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不斷開創后發趕超、產業集聚、強勢崛起的平樂新局面”的工作目標,立足張家實際,為實現張家崛起,圍繞轉型升級、民生幸福、社會和諧幾大目標,項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呈現較好發展態勢,全鎮呈現出經濟穩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環境優美舒適、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2016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400萬元,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32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595萬元。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完成工業總產值36960萬元。
【農業】近年來,張家鎮充分利用農業生產的傳統優勢和資源優勢,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使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再上新臺階。一是通過近年來的不斷努力,以發展現代農業為導向,依據產業發展趨勢,初步形成了“合作社(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帶動了一大批農戶的增收致富;二是重點抓住農民增收這條主線,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大力實施“一鎮一業、一村一品”戰略,構建我鎮“一河一帶”農業產業鏈,積極發展復合型種植模式,逐步形成了“兩帶四產業”特色農業新格局。
【工業企業】我鎮堅持把發展工業作為第一要務,進一步加快項目引資力度,加快推進我鎮工業化進程。一是進一步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拓寬工作思路,創新招商方式;二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資激勵制度,充分調動鎮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三是圍繞利用好綠色無公害蔬菜、水果品牌,利用我鎮交通便捷、自然條件獨特、生態環境好等特點,增強我鎮招商引資的競爭能力;四是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同時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尋求支持和幫助,突出我鎮的特色,向外推介;五是提供優惠政策和優質高效服務,充分調動企業的招商熱情,實施“引鳳還巢”工程,通過與他們緊密互動,吸引更多的客商來我鎮投資,成功引進了一家投資3000萬元的磚廠外資企業和一家投資600多萬元的菌類生產企業。
【城鎮化建設】緊緊抓住我鎮列入桂林市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建設的重大機遇,圍繞構建重點城鎮、打造特色名鎮這一目標,集中投入、全力攻堅,加快建設步伐,趁勢改善城鎮面貌。一是由桂林啟程投資公司興建,占地26畝、總投資9800多萬元的張家鎮商貿城現已完成一期項目主體工程,1棟、2棟、3棟、5棟、6棟商住已全部完工,目前正在完善相關配套設施。二是投資1200萬元集鎮污水處理廠已經再開展各項前期工作,預計2016年12月開工建設,項目完工后將有效處理集鎮污水,解決集鎮排水不暢的問題。三是通過繼續深入擴展實施“美麗張家”活動,重視集鎮管理,重點加強對城鄉交通要道、農貿市場等區域的衛生整治,及時制止違法亂建、亂搭和亂蓋行為,進一步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
【旅游產業發展】榕津村“一河兩渡三上岸、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的秀麗景色名聞遐爾,宋代古街以獨特的自然、人文景觀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游人。桂劇在榕津源遠流長,現保存有恢復建于民國的古戲臺,保存著號稱“廣西第一鑼”的一面大鑼,至今榕津還以唱桂劇出名,大型電視連續劇《桂系演義》在此選景拍攝了三天,“桂劇文化”在2007年入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媽祖文化”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榕津于2009年獲區級“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并于2013年成功申報了中國傳統村落;榕津村作為全區的鄉土特色建設示范點,2012年列入桂林“國際旅游勝地”中的“特色旅游小鎮”發展規劃。我鎮以榕津為突破口,抓住平樂進入桂林國際旅游圈這個契機,充分利用張家鎮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榕津古榕、古街及傳統文化、特色產業、媽祖廣場文化長廊旅游和大膽坪生態農業旅游綜合開發,以榕津旅游帶動張家旅游的發展。同時充分利用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和鄉土特色示范村建設項目建設優勢輻射帶動湖洋、榕津、老鴉等公路沿線各村旅游發展。此外,燕水夏隆村的龍田巖、香花桃竹村的仙人掌林、水山村的化石山更富有神秘的色彩,令人向往。
【社會民生事業】一是大力開展以水利、交通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突出抓好水庫除險加固、小型農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工程,著力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到目前,基本實現全鎮12個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95%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完成了釣青路(張家段)及張家至榕津路段的道路硬化。二是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繼續鞏固“三清潔”基礎工作,整合“普惠制”新農村建設,財政“一事一議”獎補等方面資金,打造多個上檔次的美麗鄉村示范村。三是全力組織打贏脫貧攻堅戰,集中力量推進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將扶貧精準到戶、到項目、到資金、到產業,確保教育、醫療、低保、貸款貼息等各項扶貧政策和資金落實到村,落戶到人。四是保證各項民生政策和補助資金落實到位。精準安全落實低保、五保、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新農合、計生獎扶、危舊房改造、生態公益林、民政救助、糧種、農機等各項補貼或政策。五是深化“平安張家”建設,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完善信訪工作機制,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道路交通、企業、學校及農村用電的安全檢查和食品藥品衛生的監管,整治各類安全隱患,確保全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六是鞏固提升誠信計生工作,宣傳和落實國家二孩政策,全面推動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
今后,張家鎮將緊緊圍繞建成商貿物流重鎮、打造旅游特色名鎮這一目標,集中投入、全力攻堅,進一步發揮張家的交通、資源優勢,加快建設步伐,趁勢改善城鎮面貌;繼續深入擴展實施“美麗張家”活動,重視集鎮管理,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打造縣域中部“優美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