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鎮榕津村始建于宋紹興元年(1131年),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因有被稱為“華夏第一榕”的千年古榕而聞名,為優秀生態文化典型代表。村生態環境良好,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良好狀態,村內古榕成群,塘澤星羅棋布,同古榕、古街等構成了這里特有的嶺南水鄉景致,被稱為“十榕八桂九井十三塘,兩河一渡三上岸”。
榕津村為廣西內陸地區“媽祖文化”發源地,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桂劇文化”主要傳承地。榕津村有悠久的“崇榕文化”,村內僅百年以上的榕樹就達十棵以上,村內仍保留著始建于清初的粵東會館以及宋、明、清及民國等各個時期的歷史建筑。
榕津村有良好的生態保護意識的傳承,村內各處可見樹木郁郁蔥蔥,百年古樹枝繁葉茂,流經的榕津河和沙江河水質清澈,池塘也塘清岸綠,村內環境干凈整治,造就了舒適宜居生活環境。近年來,榕津于2009年獲區級“歷史文化名村”榮譽稱號,2014年獲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項目,2015年獲榕津鄉土特色建設項目。榕津村充分利用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打造古榕、古街、媽祖廟和葡萄園“精品旅游線路”,2019年上半年接待觀光旅游的人數近4萬人次,努力做到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