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安鎮 | 隸屬:平南縣 |
區劃代碼:450821105 | 代碼前6位:45082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R |
長途區號:0775 | 郵政編碼:537000 |
轄區面積:約1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9.88萬人 |
人口密度:79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2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進南社區 | ~001 | 鎮鄉結合區 | 進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鎮安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鎮安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鎮大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鎮大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鎮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鎮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新華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新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動界村 | ~201 | 村莊 | 動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新村 | ~202 | 村莊 | 同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羅明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羅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蓮珠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蓮珠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鳳谷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鳳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儒村村 | ~206 | 村莊 | 儒村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古城村 | ~207 | 村莊 | 古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城村 | ~208 | 村莊 | 新城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路村 | ~209 | 村莊 | 同路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同德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同德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稻花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稻花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賀崗村 | ~212 | 鎮鄉結合區 | 賀崗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燕嶺村 | ~213 | 村莊 | 燕嶺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天堂村 | ~214 | 村莊 | 天堂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新儒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新儒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儒地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儒地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新蒙村 | ~217 | 村莊 | 新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聯蒙村 | ~218 | 村莊 | 聯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小蒙村 | ~219 | 村莊 | 小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訂木村 | ~220 | 村莊 | 訂木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古名“大烏”,原白沙江六陳一大新一大烏段可通商船,六陳至大新段河窄水急,行船險象環生,進入大烏境內之后,水流逐漸平穩,船客皆呼“大安”,久而久之,“大烏”改名“大安”。
榮譽排行:
2018年12月,大安鎮上榜廣西2018年度自治區級生態鄉鎮名單。
2014年7月,大安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基本介紹:
"大安鎮位于平南縣東南部,容(容縣)武(武林)公路,南(南寧)梧(梧州)二級公路縱橫其中;北依西江,南連大新鎮,東與藤縣山水相傍,西交鎮隆鎮為鄰。全鎮面積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頃,轄21個村委會和3個街委會,總人口98820人,其中城區人口31420人,城區面積3.8平方公里,2001年全鎮糧食總產4157.3萬公斤,國民生產總值4.61億元,財政收入943萬元,工農業總產值105853萬元。大安鎮是廣西的三大古鎮之一,是全國小城鎮綜合建設和全國農村經濟綜合改革試點鎮。
農業抓基地。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綜合生產開發建設,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2001年全鎮經濟作物
文化旅游:
大安古建筑群由大王廟、粵東會館和大安古橋組成的大安古建筑群,見證了平南人曾經創造的時代輝煌。粵東會館原貌為三進,寬三問,總建筑面積近千平方米,為磚石木結構,硬山頂,風火墻,琉璃脊飾,對研究古
大王廟省級清光緒大安鎮鎮大街前至榕樹外30米,后至鎮中街右前福神廟遺址,左至惠福夫人廟與粵東會館界墻為保護范圍與控制地帶。
大安橋清道光大安鎮鎮大街以橋長35米中心為點前后左右40米為保護范圍。
粵東會館時代:清道光地點:大安鎮鎮大街保護范圍:前至鎮東街,后至鎮中街,右至惠福夫人廟為保護范圍與控制地帶。
歷史沿革:
廣西三大古鎮之一,于明末建圩。
民國后期,大安鎮屬南一區。
1949年,大安屬第四區,后改名大安區。
1958年11月,成立大安公社。
1980年9月,改名大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