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理工大學社區 | 隸屬:東江街道 |
區劃代碼:450305002011 | 代碼前6位:450305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該社區為單位型社區,由桂林理工大學獨立構成而得名。
基本介紹:
桂林理工大學社區,位于建干路12號桂林理工大學屏風校區內。屬單位型社區,轄區面積為33萬平方米。2005年6月從七星區東江辦事處花園社區分離出來,成立了桂工建干社區居委會。同年,學校設置了社區管理辦公室。2010年3月按照《關于七星區漓東街道辦事處命名及漓東、桂工建干社區更名的通知》(市地辦〔2010〕2號)文件精神,桂工建干社區更名為理工大學社區。
社區現有64棟教職工住宅樓、122個單元、1353戶、3526人、其中教職工1900多人,按居民住宅區域劃分46個居民小組,居民組長46人。分別分布在學校屏風校區和東城小區。
社區建立了綜治調解、社會勞動保障、民政管理、流動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
歷史沿革:
2005年6月桂林工學院整體從東江街道辦事處花園社區分離出來,成立了桂工建干社區居委會。
因桂林工學院位于建干路東,故名。
學校于2009年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
2010年3月按照《關于七星區漓東街道辦事處命名及漓東、桂工建干社區更名的通知》(市地辦〔2010〕2號)文件精神,桂工建干社區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社區。
周邊相關:
理工大學社區附近有七星景區、堯山景區、穿山景區、七星公園、漓江民俗風情園、會仙巖等旅游景點,有桂林三花酒、廣西壯錦、桂林腐乳、芒編工藝品、伏波山的“馬打滾”、“桂林三寶”等特產,有寶石工藝畫、寶石工藝畫、關公文化節、中元節(資源河燈節)、鬧春牛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西·桂林市·高新區(七星區)·東江街道·理工大學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