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懷寶鎮 | 隸屬:融水縣 |
區劃代碼:450225103 | 代碼前6位:450225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B |
長途區號:0772 | 郵政編碼:545000 |
轄區面積:約26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800人 |
人口密度:約3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中寨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駐地屬于中心村,故名。…[詳細] |
中寨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駐地屬于中心村,故名。1952年11月設中寨鄉,屬大苗山苗族自治區中寨區。1955年屬大苗山苗族自治縣中寨區。1958年改中寨大隊,屬中寨公社。196…[詳細] |
河村村 | ~202 | 村莊 | 河村屯,因位于貝江的西岸,故名。轄域在1935年為河桐村,屬羅城縣懷寶鄉。1952年11月改河村鄉,屬大苗山苗族自治區中寨區。1955年屬大苗山苗族自…[詳細] |
洋洞村 | ~203 | 村莊 | 洋洞屯,侗語原稱“忙洋”,指住在河的一邊,因其建在河邊而得名,后以“住在河邊的田垌上”之意改稱“洋洞”…[詳細] |
聘洞村 | ~204 | 村莊 | “洞”指田垌,“聘”與“片”近音,因村處在大片田垌的旁邊,故名。…[詳細] |
盤榮村 | ~205 | 村莊 | 盤榮,壯語Buenzroengx,“盤buenz”指搬,“榮roengx”指下(動詞)。傳明成化十六年(1480),有人自原才杰村搬來此地建居,且原才…[詳細] |
東水村 | ~206 | 村莊 | 東水屯,因村東面有條小溪流過,繞村往東流出,故名。…[詳細] |
噴溝村 | ~207 | 村莊 | 噴溝村,因村內有一條名“噴”的水溝,故名。…[詳細] |
民洞村 | ~208 | 村莊 | 民洞,“洞”指田垌,“民”指人民。因此地原是荒地,后各地的貧民到此開荒種地,建村于田垌的旁邊,故名。…[詳細] |
九東村 | ~209 | 村莊 | 九東屯,因建村在九腳山的東面,故名。1935年為貝江村,屬羅城縣懷寶鄉。1952年改九東鄉,屬大苗山苗族自治區中寨區。1955年屬大苗山苗族自治縣中寨…[詳細] |
永和村 | ~210 | 村莊 | 永和村,因所轄各自然村零散分布,且多民族雜居,故以“各民族永遠團結融和”之意取名。…[詳細] |
地名由來:
懷寶鎮境內山環水抱,盛產木材、香菇、木耳等“三寶”,是“懷抱寶物”的風水寶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羅城縣經轄區名人紳士會議商定,于9月正式稱“懷寶鄉”,由此得名。
基本介紹:
一、懷寶鎮概況懷寶鎮位于融水縣西北部,于東經10°87′14″,北緯25°17′30″至25°21′45″。距縣城52公里,地處九萬大山,貝江中游。南與羅城縣龍岸鎮毗鄰,東與四榮鄉接壤,西與三防鎮相連,北面連接安太鄉。境內森林資源豐富,風光旖旎,林木貯材量居全縣第一。水陸交通便利,省道20253線和貝江自西向東貫穿全鎮,2001年實現村村通公路。全鎮總面積262平方公里,屬山區地形,耕地面積2.96萬畝,其中水田面積5771畝,有林面積28.78萬畝,森森覆蓋率70%,轄11行政村(街),111個自然村(屯),總人口1.63萬人,有苗、瑤、侗、壯、仫佬、毛南、水、漢等8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懷寶鎮人口數量為9800人,位列融水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7位。
2020年8月,經過復查審核,懷寶鎮繼續保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榮譽稱號。
2017年3月,懷寶鎮被命名為第十六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村鎮。
歷史沿革:
明清屬羅城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大云鄉,屬羅城縣三防區。
1952年,劃歸大苗山苗族自治區,設中寨區。
1958年9月,設中寨公社。
1962年7月,中寨公社改又中寨區。
1968年12月,中寨區改為中寨公社。
1984年7月,中寨公社撤改為中寨鄉。
1997年11月,改稱懷寶鎮。
懷寶香菇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縣懷寶鎮的特產。融水的“懷寶香菇”久負盛名,是傳統名特產品。香菇不僅味美,而且有降低血壓、防止膽固醇增多的功能,一直暢銷廣西區內外,供不應求。懷寶鎮位于融水縣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