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象州鎮 | 隸屬:象州縣 |
區劃代碼:451322100 | 代碼前6位:451322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G |
長途區號:0772 | 郵政編碼:542800 |
轄區面積:約21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5萬人 |
人口密度:118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5個社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城東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城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城西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城西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城南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城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城北社區 | ~004 | 鎮中心區 | 城北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花山社區 | ~005 | 鎮中心區 | 花山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1,為鎮中心區。…[詳細] |
培森村 | ~200 | 村莊 | 培森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富村 | ~201 | 村莊 | 龍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龍門村 | ~202 | 村莊 | 龍門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雞沙村 | ~203 | 鎮鄉結合區 | 雞沙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沙蘭村 | ~204 | 鎮鄉結合區 | 沙蘭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王鐸村 | ~205 | 村莊 | 王鐸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沐恩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沐恩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石里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石里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詳細] |
古才村 | ~208 | 村莊 | 古才村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茶花山林場生活區 | ~599 | 村莊 | 茶花山林場生活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詳細] |
地名由來:
象州鎮因象山、古象州得名。
基本介紹:
象州鎮位于柳州地區東南面,東鄰寺村鎮,西靠馬坪鄉,南接妙皇鄉,北與運江鎮接壤,總面積211平方公里。轄11個村公所,1個居民委員會,58個自然村。至1998年,全鎮總人口24540人,6611戶,其中壯族占44%,漢族占55%,其余為瑤、苗等民族。
象州鎮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重晶石礦床位于石里村委普和村一帶,屬中型礦床,探明儲量有252萬噸; 粘土礦床位于象州城北面陳老嶺和許育嶺一帶,探明儲量35萬噸;錳礦位于古才村委下田村附近,礦區探明C1+G2儲量39998噸,D級儲量32702噸。象州鎮還分布有6處泉水。植物資源豐富,其柴胡桔梗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象州鎮近年來工農業
歷史沿革:
南朝梁,為韶陽郡治及陽壽縣治。
隋朝,為陽壽縣治。
唐朝,為象州(象郡)治。
五代十國,為陽壽縣治。
宋、元時期,沿舊制。
明、清時期,為象州(散州)治。
清代,分屬廂一里、廂二里(后合為廂坊里)、南鄉里、西鄉里、北下里。
民國,屬象縣城區(廂)鎮及近城鄉、上西鄉、中西鄉,縣治今象州縣城。
1949年12月,為象縣城廂區。
1953年4月,改屬石龍縣。
1956年4月,改稱象州區。
1958年1月,改稱象州鄉,同年8月
柴胡,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性微寒,具有退熱升淚、解郁調經的功效。縣境內各鄉鎮的低山矮丘均有出產,象州鎮東崗嶺所產的柴胡根肥須少,藥效尤為顯著,名為“獨腳柴胡”。歷史上象州柴胡曾聲名遠播,遠銷東南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