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塘鎮 | 隸屬:興寧區 |
區劃代碼:450102102 | 代碼前6位:450102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A |
長途區號:0771 | 郵政編碼:530000 |
轄區面積:約280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5.36萬人 |
人口密度:1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五塘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五塘社區黨委下設五塘街、聯興、林村、陳明、定新5個黨支部,全社區中共黨員124名。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五塘社區黨委緊緊圍繞“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推…[詳細] |
西龍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五塘鎮西龍村位于南寧市東北部距市中心27公里,下轄7個自然坡,28個村民小組,共有1408戶5528人。村黨總支部1個,下轄那臘、龍頭、驛上、壇白等4…[詳細] |
英廣村 | ~202 | 村莊 | 因取人名粟英廣后兩字,故名。“英廣”指人名。…[詳細] |
壇棍村 | ~203 | 村莊 | 壇棍村位于興寧區五塘鎮南面,有4個自然坡,13個村民小組,501戶,總人口2163人。村黨總支部1個,下設2個黨支部(壇皮黨支部、那棍黨支部),共有黨…[詳細] |
友愛村 | ~204 | 村莊 | 因人民團結友愛之意取名,故名。1951年設友愛鄉。1958年改友愛大隊。1962年改友愛公社。1969年復改友愛大隊。1984年改友愛村公所。1994…[詳細] |
民政村 | ~205 | 村莊 | 因以人民政權之意命名,故名。1953年從民主鄉析置民政鄉。1957年并入永華鄉。1958年屬永華大隊。1959年析置民政大隊。1962年改民政公社。1…[詳細] |
永寧村 | ~206 | 村莊 | 因沙江頭建有永寧壩得名,故名。“永寧”有永保安寧之意。…[詳細] |
四平村 | ~207 | 村莊 | “四”指四個村,“平”指四村各取前面一字,是平天、平塘、平旺和平善4個自然坡的總稱。…[詳細] |
沙平村 | ~208 | 村莊 | 因沙坪圩得名,故名。“沙平”指江河邊地勢平坦之意。…[詳細] |
兩山村 | ~209 | 村莊 | 兩山,該村處兩座山中間,故名。1949年前隸屬邕寧縣金城區,1951年隸屬七塘鄉,1953年設兩山鄉,1958年改為兩山大隊,1962年改兩山公社,1…[詳細] |
七塘村 | ~210 | 村莊 | 因此驛站距南寧約70華里,故名。“七塘”為明清時駐軍警備設的驛站。“塘”為路程計量單位。…[詳細] |
王竹村 | ~211 | 村莊 | 因村內有王竹坡得名,故名。“王竹”指王竹坡。…[詳細] |
六塘村 | ~212 | 村莊 | 因此驛站距南寧約60華里,故名。“六塘”為明清時駐軍警備設的驛站。“塘”為路程計量單位。…[詳細] |
四六村 | ~213 | 村莊 | 因地處四周都是山麓中得名。故名。“四麓”諧音簡寫成四六。…[詳細] |
地名由來:
清光緒三年(1877年),始設五塘鄉,因距南寧市五十華里(舊時有驛站時十里為一塘),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五塘鎮人口數量為5.36萬人,位列興寧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5位。
基本介紹:
概況:五塘鎮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東北部,北靠武鳴縣,東與昆侖鎮毗鄰,東南連伶俐鎮,南臨長塘鎮,西與四塘鎮接壤。五塘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區,年平均氣溫21.4℃,日照時數1557小時,年降雨量1274毫升。五塘鎮人民政府駐地五塘街,距首府南寧市中心28公里。國道南梧二級公路貫穿全境(即24公里——44公里地段)。全鎮總面積2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002畝(水田55350畝,畬地16652畝),其中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5727畝,旱澇保收面積32851畝。
文化旅游:
五塘耕讀大學舊址位于興寧區五塘鎮,時代為1964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五塘耕讀大學舊址被公布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滕甫墓位于興寧區五塘鎮沙平村,時代為宋代,類別為古墓葬。1989年,滕甫墓被公布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橫山縣于鎮域,隸南晉州。
唐貞觀六年(632年),改隸邕州。
唐乾元元年(758年),于今鎮七塘張村置轄封陵縣。
隸邕州。
隨后,橫山縣廢省。
宋開寶五年(972年),封陵縣省廢人武緣縣(時舊治在今南寧市青秀區伶俐鎮,后遷治今武鳴縣)。
清光緒三年(1877年)始設宣化縣五塘鄉。
1949年前,先后隸屬南寧縣、邕寧縣。
1950年6月,屬邕寧縣第二區。
1951年8月,治今南寧市邕寧區蒲廟
興寧區五塘鎮種植苦瓜歷史悠久,聞名區內外。由于有充沛的雨水、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地,苦瓜年種植面積在2萬畝以上,畝產3000-4000公斤,總產量8萬噸左右。種植品種以翠竹、翠綠、金卡春等為主,主要采
區劃:廣西·南寧市·興寧區·五塘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