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分屬靈川縣和桂林市。
1952年,為靈川,甲山街道行政區劃,廣西桂林市秀峰區甲山街道地名資料">
地名:甲山街道 | 隸屬:秀峰區 |
區劃代碼:450302003 | 代碼前6位:450302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面積:約37.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9.19萬人 |
人口密度:247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長海社區 | ~001 | 主城區 | 秀峰區長海社區位于桂林市風景優美的蘆笛巖西南,管轄范圍主要為長海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區、生活區以及桂林市水產養殖場、桂林市石山綠化實驗站的生產區、長…[詳細] |
紅頭嶺社區 | ~002 | 主城區 | 秀峰區紅頭嶺社區成立于2002年7月,隸屬于秀峰區甲山街道辦事處,因位管轄紅頭嶺而得名。紅頭嶺社區的管轄范圍以東安路、機場路之間,東與象山交界,西以東…[詳細] |
福利路社區 | ~003 | 主城區 | 秀峰區甲山街道辦事處福利路社區,于2005年6月成立,位于秀峰區北部的青獅路(矮山塘村東側),地處城郊結合部,轄區總面積約0.4平方公里,屬于混合型社…[詳細] |
琴潭社區 | ~004 | 主城區 | 琴潭社區隸屬于秀峰區甲山街道辦事處,北與秀峰街道辦事處中隱社區相連,南與象山區相鄰,東與甲山街道辦事處官橋村委會相鄰,西連臨桂縣、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公路…[詳細] |
庭江路社區 | ~005 | 特殊區域 | 庭江路社區的城鄉分類代碼為123,為特殊區域。…[詳細] |
陽江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桃花江別名陽江,因該社區轄域地處陽江(即桃花江)南岸,故以此為名。…[詳細] |
蓮花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因社區管轄范圍原屬東蓮村的蓮花塘自然村,故名。…[詳細] |
矮山塘村 | ~200 | 城鄉結合區 | 因駐地矮山塘自然村得名。矮山塘自然村,因村南有座矮山,山腳四周是水塘,故名。…[詳細] |
新立村 | ~201 | 城鄉結合區 | 新立,因1963年以北沖、筌塘、庭江洞、演波4自然村重新合并為大隊,取新成立之意得名。…[詳細] |
橋頭村 | ~202 | 城鄉結合區 | 因駐地在橋頭自然村得名。橋頭自然村,因村址位于飛鸞橋頭,故名。…[詳細] |
甲山村 | ~203 | 主城區 | 因駐地甲山自然村得名。甲山原稱夾山,因當地飛鳳山與西山南北夾峙,故名,后諧音改今名。…[詳細] |
唐家村 | ~204 | 城鄉結合區 | 因原駐地唐家自然村得名。唐家自然村,因唐姓人多,故名。…[詳細] |
東蓮村 | ~205 | 主城區 | 以所轄自然村組合取名。東蓮,以村所轄東圈、蓮花塘2自然村各取一字得名。…[詳細] |
官橋村 | ~206 | 城鄉結合區 | 因駐地官橋自然村得名。官橋自然村,因村前原有一座官府修建的橋,故名。…[詳細] |
地名由來:
甲山街道因飛鳳山與西山南北夾峙,處于兩山之間的一帶平川,舊時把這一帶平川稱夾山,后人轉讀為甲山,沿用至今。
榮譽排行: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甲山街道人口數量為9.19萬人,位列秀峰區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1位。
2021年1月,國家民委命名甲山街道為第八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2019年12月,甲山街道被命名為第三批廣西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街道)。
基本介紹:
甲山轄2個社區居委會;7個村委會
長海、紅頭嶺;矮山、新立、橋頭、甲山、唐家、東蓮、官橋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分屬靈川縣和桂林市。
1952年,為靈川縣定江區和桂林市二區管轄。
1953年,為桂林市西郊區一個鄉。
1958年,屬秀峰公社。
1961年,設甲山公社。
1984年7月,甲山公社撤改為設甲山鄉,隸屬桂林市郊區。
1989年,甲山鄉設7個行政村公所。
1996年12月,郊區撤銷后,甲山鄉隸屬桂林市秀峰區。
2005年7月19日,甲山鄉撤銷,改為設甲山街道。
區劃:廣西·桂林市·秀峰區·甲山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