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樂群社區 | 隸屬:秀峰街道 |
區劃代碼:450302001001 | 代碼前6位:450302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駐原樂群路東段北側而得名。樂群,指1936年后,該路東段北側設有“樂群總社”。
基本介紹:
樂群社區隸屬于秀峰區秀峰街道辦事處。地處市中心,南起樂群路,西至翊武路,東至中山北路,北以三皇路與疊彩區為界(整條三皇路屬疊彩區)。社區轄六個行政單位(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樂群小學、第十三中學、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衛生監督所、市食品總公司)。轄區總面積8.5萬平方米,總戶數1152戶,常住人口3250人。
樂群社區成立于2002年6月,現已歷時四屆。組建有社區黨總支部、社區居民代表大會、社區居民委員會三個組織機構。成立了社區工作站,下轄勞動保障工作站、殘疾人協會、老年人協會、計劃生育協會、婦女兒童維權站、市容環衛管理服務站、困難-幫扶中心、平安社區建設辦、流動人口管理站、市民文明學校等服務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一年(1942)稱樂群街,屬八桂區。
1951年2月從第一區(八桂區公所)太平街道代表委員會劃出樂群,設立樂群街道代表委員會,1953年改稱樂群街居民委員會,1955年11月撤銷第一區人民政府,成立百梓、白龍、榕城3個街道辦事處,樂群街居民委員會隸屬百梓街道。
1958年11月至1960年3月,隸屬百梓城市人民公社,1960年3月隸屬榕城區公所。
1967年改為新華街居民委員會,屬紅星公社。
19
周邊相關:
樂群社區附近有靖江王府及王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桂花公社、桂林西山公園、劉三姐大觀園、蘆笛巖、靖江王城等旅游景點,有桂林碗糕、尼姑面、桂林松糕、桂林烤乳豬、茶油面、干鍋鮮栗鴨等特產,有寶石工藝畫、關公文化節、中元節(資源河燈節)、鬧春牛、桂林米粉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廣西·桂林市·秀峰區·秀峰街道·樂群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