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舊縣村 | 隸屬:白沙鎮 |
區劃代碼:450321101204 | 代碼前6位:450321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舊縣村前有唐武德四年(621)歸義縣城遺址,故名。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舊縣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2014年2月,舊縣村入選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2年12月,舊縣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廣西陽朔縣白沙鎮舊縣村始建于1400多年前,北面群山環抱,山勢連綿起伏。村莊在鳳冠山下,面向素有“小漓江”之稱的遇龍河,村前沃野平疇,稻田逐浪。阡陌之間,立著44座傳統古民居,它們彼此院院相通、戶戶相連,院中有院、門中有門,占地面積約5400多平方米。遠遠看去,這一大片古老宅院氣勢恢宏。
時間融入建筑,歲月記錄文明。走在舊縣村的青石板路上沿途尋訪,聳峙的馬頭墻、精致的雕梁畫棟、起伏的青磚瓦片,恍若翻開一沓沓厚重的歷史書卷,舊味古意濃郁。在這里,每個院落都是規整的長方形,宅院居中者大門正向朝外,兩側宅院則大門朝里,大門、后門、旁門、側門彼此照應,院與院排列緊湊,錯落有致。與桂北地區普遍低矮
信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王云娜
歷史沿革:
1950年為舊縣村,屬第一區。
1953年改鄉,屬白沙區。
1957年改村,屬白沙鄉。
1958年改大隊,屬白沙公社。
1962年改公社,夏棠、興隆、大石寨3大隊并入,屬白沙區。
1968年復改舊縣大隊,屬白沙公社。
1969年改紅旗大隊。
1974年恢復舊縣大隊。
1984年改舊縣村,設立舊縣村民委員會。
1987年改舊縣村公所,1995年復設舊縣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舊縣村附近有陽朔西街、圖騰古道、陽朔天籟·蝴蝶泉、陽朔世外桃源旅游區、印象劉三姐、三千漓山水人文度假區等旅游景點,有陽朔金桔、漓江啤酒魚、陽朔九龍藤蜂蜜、桂林腐竹、陽朔釀菜、陽朔甲天下油茶等特產,有趕鬧子、陽朔福利五月八節、陽朔社日、陽朔漁火節、陽朔壯族山歌會、陽朔牛王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