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蘇橋鎮 | 隸屬:永福縣 |
區劃代碼:450326103 | 代碼前6位:450326 |
行政區域: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桂C |
長途區號:0773 | 郵政編碼:541000 |
轄區面積:約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55萬人 |
人口密度:20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蘇橋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7),據傳,當時有一位姓蘇的郎中路過此地行醫,他在街北的小河修了一座石拱橋之后離開,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取名蘇橋。…[詳細] |
樹橋村 | ~200 | 鎮鄉結合區 | 因村駐地樹橋村而取名。1949年為樹橋和歐桐村所轄,屬臨桂縣蘇橋鄉。1950年,沿用樹橋、歐桐村民,屬臨桂縣蘇橋區。1951年8月蘇橋區劃歸永福縣第五…[詳細] |
大羅村 | ~201 | 村莊 | 大羅,傳清康熙年間(1662-1722)始建,原名大黃村,村廢后,駱氏繼居,更名為大駱村。其后于、陳兩姓人遷入,大駱名不副實,1920年以諧音改為大羅…[詳細] |
太平村 | ~202 | 村莊 | 村民始祖從山東曲阜逃難到田頭山一帶建村,希望今后太平,安居樂業,故名太平。…[詳細] |
良村村 | ~203 | 村莊 | 梁氏在一山嶺腳下建村,原名梁村,后諧稱良村。…[詳細] |
石門村 | ~204 | 村莊 | 村邊挖井,出水處是兩塊大青石,形似門,故名。…[詳細] |
大埠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村莊坐落在老山腳的大坪子上,明朝以后人口增加,先后兩次村民外遷,撥出人數過半,故更名大撥,后諧稱至今。…[詳細] |
盤洞村 | ~206 | 村莊 | 傳明初始建,村戶分散,難于防御盜賊騷擾,加之嚴重缺水,各戶遂遷聚一地,名為“盤攏”,后改稱“盤洞”。…[詳細] |
黑石嶺村 | ~207 | 村莊 | 因村駐地黑石嶺村而取名。1949年為黑石嶺村,屬臨桂縣兩江鄉。1950年沿用黑石嶺村名,屬臨桂縣兩江區。1951年8月劃歸永福縣,黑石嶺村屬第五區。1…[詳細] |
地名由來:
元朝年前,當時有一位姓蘇的郎中路過此地行醫,他在街北小河修了一座石拱橋之后離開,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取名蘇橋。
榮譽排行:
2023年8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名單,蘇橋鎮(羅漢果)榜上有名。
2021年6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蘇橋鎮人口數量為2.55萬人,位列永福縣各街道鄉鎮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
2020年4月,蘇橋鎮被命名為首批廣西民營經濟示范鄉鎮。
基本介紹:
蘇橋鎮位于桂林市區西南面,地處廣西發展軸——湘桂走廊上,在國際旅游名城桂林市和廣西交通樞紐,工業重鎮柳州市之間,是桂林國家高新區蘇橋園建設所在地,是全區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全鎮總面積123平方公里,轄1個居民委員會,9個村委會,2.5萬人。
1999年1月蘇橋新區正式開始在蘇橋鎮開發建設,經過五年多的開發建設,基礎設施已得到很大的改善,新區的開發建設已初具規模,投資的軟硬環境日趨完善,已引進落實項目32個,引進資金近50億元人民幣,蘇橋展現出了無限的商機和廣闊的前景,將成為永福、桂林乃至廣西的投資熱點和新亮點。
蘇橋區位交通優勢:桂林蘇橋投資長廊北距桂林市區26公
歷史沿革:
2000年1月,蘇橋鎮撤鄉建鎮,所轄行政區域不變,不增加機構和人員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