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龍村 | 隸屬:牛場布依族鄉 |
區劃代碼:520113201213 | 代碼前6位:52011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A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014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當地有一石梗,形似龍,俗稱石龍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4年8月,石龍村被確定為第六批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
2021年12月,石龍村被貴州省林業局命名為2021年貴州省森林村寨。
2019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石龍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石龍村位于牛場鄉東部,北接瓦窯,東臨烏當區水田鎮,南連興家田,西到紅錦,距鄉政府所在地7.5公里,距區政府所在地大山洞29.5公里。全村有218戶,人口808人,布依、苗占72%、漢族占28%,全村共有0黨員24名,共青團員9名。全村土地面積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26.4公頃,旱地42.6公頃(合計耕地69公頃),林地186公頃。
全村分四個村民組,即四個自然村寨,較為分散,村民以種植傳統農業作物為主,部分有種植山辣椒的習慣,寨與寨之間相距2—3公里,村礦產資源主要有大理石和硅礦,優其硅礦儲藏量大,含量品位高,易開采。
全村人均純收入3764元,村集體收入1.5萬元,外出打工人員共有
歷史沿革:
清代屬于貴陽府親轄地水邊里;1931年屬貴陽縣第二區岐山鄉;1944年屬貴筑縣烏當區水田鄉;解放后,1952年屬貴筑縣第六區牛場鄉;1958年屬躍進人民公社興家田生產大隊;1961年屬沙文人民公社;1979年從興家天生產大隊分出,建石龍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時,改建為石龍村。
周邊相關:
石龍村附近有泉湖公園、白云蓬萊仙界·休閑農業旅游區、貴陽市白云公園、天鵝湖森林公園、貴陽金山寺、西普陀寺等旅游景點,有黃粑、南瓜香米飯、蕎蕨象生梨、烤臭豆腐、山藥葫蘆、貴陽春卷等特產,有蓬萊布依地戲、花溪苗繡、竹貼畫、楠木渡花燈、平堡花燈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