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山村 | 隸屬:青場鎮 |
區劃代碼:520502109213 | 代碼前6位:5205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由高大挺俊的苗營大山(豬拱箐苗族起義遺址)得名。
基本介紹:
社會經濟概況:該村轄13個村民組,491戶,2037人。少數民族戶數8戶,少數民族人口35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15人。五保戶5人,殘疾人55人。勞動力資源992人。人均純收入1813元。坐落在本村企業1個——順安煤礦,目前尚未投產。小學一所,教師5人,在校學生258人。該村擁有移動電話154部。13個組通電、通電話,7個組通簡易公路。尚有6個組未通簡易公路。
農業生產:行政區域面積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旱地)1731畝。以種植玉米、洋芋、雜糧為主。有大量荒山草坡,適宜發展畜牧業生產。多數組靠望天雨吃水,尤其關馬、摩奢、梨樹、院子、坪子等組,人畜飲水十分困難。優質馬鈴薯一年要產6
歷史沿革:
1950年為長春堡區青松鄉。
1952年改為長春堡區青松村政府。
1958年為青場人民公社河邊大隊。
1984年為青場區大山村。
1992年青場區撤并為兩鄉一鎮,新建置青場鎮人民政府為青場鎮初大山村。
周邊相關:
大山村附近有泰豐農業生態植物觀光園、畢節國家森林公園拱攏坪景區、大屯土司莊園、橙滿園、畢節市博物館、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部舊址等旅游景點,有畢節白蘿卜、畢節椪柑、畢節白蒜、石姨媽菜葉豆腐乳、胡家湯圓、貴州靈芝等特產,有苗族山寨服飾、林口彝族火把節、畢節苗族采花節、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蘆笙舞(滾山珠)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