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青龍村 | 隸屬:團結彝族苗族鄉 |
區劃代碼:520502204212 | 代碼前6位:5205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7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座青山,1958年成立公社命名青山大隊,因青山重名,改為青龍山大隊,后改為青龍村。
基本介紹:
青龍村村位于團結村東北角,村始建于1963年,全村面積3平方公里。
現有林地2500畝,耕地1500畝,轄區內青龍,灣子,洋昌,青營等村民組,總戶數310戶,總人口1329人,其中少數民族403人(苗族、彝族)地方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很有發展前途。
改革開放大潮推動了本村經濟發展。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為603元,2010年后達1500元以上,基本突破了貧困線,但相對地說我村經濟還是相當落后。
按照“團結、創新、務實、為民”的精神,結合我村實際,依托我村優勢提高引資是青龍村人民富裕的希望。
主題詞:構建和諧青龍,建設經濟強村
--人口總數:1329人
歷史沿革:
清代屬八夷屯地,民國屬林口鄉所轄,1950年屬大渡鄉,1958年屬富饒公社青山大隊,1966年屬大渡公社青山大隊,1982年因大隊重名,改為青龍山大隊,屬大渡公社青龍山大隊,1984年屬林口區大渡鄉青龍村,1991年撤區并鄉建鎮,屬團結彝族苗族鄉青龍村。
周邊相關:
青龍村附近有泰豐農業生態植物觀光園、畢節國家森林公園拱攏坪景區、大屯土司莊園、橙滿園、畢節市博物館、貴州抗日救國軍司令部舊址等旅游景點,有畢節白蘿卜、畢節椪柑、畢節白蒜、石姨媽菜葉豆腐乳、胡家湯圓、貴州靈芝等特產,有苗族山寨服飾、林口彝族火把節、畢節苗族采花節、大屯三官寨彝族祭祀、蘆笙舞(滾山珠)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