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鴨池鎮 | 隸屬:七星關區 |
區劃代碼:520502100 | 代碼前6位:52050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700 |
轄區面積:約91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6.33萬人 |
人口密度:約696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6個社區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頭步社區 | ~001 | 城鄉結合區 | 頭步村距畢節市城區中心8公里,全村總面積3.8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組451戶2032人,0黨員51人,現有耕地面積628畝,在生產發展上以勞務輸出、自…[詳細] |
新壩社區 | ~002 | 城鄉結合區 | 新壩村位于畢節市東部,地處城郊,周邊與岔河鎮、梨樹鎮接壤,距離畢節市中心9公里。轄5個村民組,居住著漢、白、彝等民族。全鎮261戶共886人。人均年收…[詳細] |
銀河社區 | ~003 | 城鄉結合區 | 銀河村位于畢節市東南部、鴨池鎮政府西部,與干海子村、廟腳村、新壩村、八十村、頭步村等村接壤,轄5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6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275畝,…[詳細] |
甘海子社區 | ~004 | 主城區 | 甘海子村距畢節市城區中心8公里,全村總面積3.8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組368戶1385人,0黨員22人,現有耕地面積528畝,在生產發展上以勞務輸出、…[詳細] |
青塆社區 | ~005 | 城鄉結合區 | 青塆村位于畢節市東南部,地處城郊,周邊東與頭步村,南與王家灣村、哈啷村,西與草堤村,北與廟腳村接壤,距離畢節市中心8公里,離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轄5個…[詳細] |
廟山腳社區 | ~006 | 城鄉結合區 | 廟腳村位于鴨池鎮南部,緊靠貴畢路邊,距離畢節市中心6公里,離鴨池鎮人民政府所在地1公里,周邊與鴨池鎮甘海子村、銀河村、青塆村、頭步村接壤,全村占地1.…[詳細] |
營腳社區 | ~007 | 主城區 | 營腳村位于畢節市東部、鴨池鎮政府所在地東部,距市區7公里,距鄉政府所在地1公里,東面是梨樹鎮二堡村,西面是頭步村,南面是鴨池村和甘堰塘村,北面是新壩村…[詳細] |
鴨池社區 | ~008 | 城鄉結合區 | 原地名鴨子塘,因村內有個池塘,常有鴨子在里面嬉戲得名。…[詳細] |
干堰塘社區 | ~009 | 城鄉結合區 | 因轄區此前有個魚塘名為干堰塘得名。1950年為鴨池二區,1953年實行分制為鴨池鄉,1958為鴨池公社慶豐大隊,1963年分社改為人民公社為鴨池人民公…[詳細] |
石格社區 | ~010 | 城鄉結合區 | 原名是石仡佬,因此地石頭較多且以前是仡佬族居住,遷走后人們便喊成石仡佬,后改為石格村。…[詳細] |
石橋社區 | ~011 | 城鄉結合區 | 因轄區有條河面上有一座石橋得名。1950年為鴨池二區,1953年實行分制為鴨池鄉,1958為鴨池公社石橋大隊,1963年分社改為人民公社為鴨池人民公社…[詳細] |
王家灣社區 | ~012 | 城鄉結合區 | 因此地建立在兩山之間,且王姓居民較多得名。…[詳細] |
上壩社區 | ~013 | 城鄉結合區 | 上壩村位于畢節市南部、鴨池鎮政府西南部,距市區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面是下壩村,西面是趕場壩村,南面是煤沖村,北面是草堤村。全村下轄7個…[詳細] |
下壩社區 | ~014 | 城鄉結合區 | 因位于鴨池鎮西部,地勢平坦,且田壩下方得名。…[詳細] |
哈啷社區 | ~015 | 城鄉結合區 | 哈啷村位于畢節市南部、鴨池鎮政府東南部,距市區10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面是鴨池村,西面是下壩村,南面是朱昌鎮,北面是青灣村。全村下轄18個…[詳細] |
巖頭社區 | ~016 | 城鄉結合區 | 巖頭村位于畢節市南部、鴨池鎮政府西南部,距市區14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4公里,東面是核桃村,西面是千溪鄉蔡官村,南面是千溪鄉貓貓沖村,北面是趕場壩村…[詳細] |
場壩社區 | ~017 | 城鄉結合區 | 場壩村位于畢節市南部、鴨池鎮政府西部,距市區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面是龍灘村,西面是長春鎮下午村,南面是巖頭村,北面是三板橋辦事處坡坪村…[詳細] |
核桃社區 | ~018 | 城鄉結合區 | 核桃村位于畢節市南部、鴨池鎮政府南部,距市區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面是煤沖村,西面是巖頭村,北面是趕場壩村。全村下轄8個村民組,全村總戶…[詳細] |
煤沖社區 | ~019 | 城鄉結合區 | 煤沖村位于畢節市西北部、鴨池鎮政府西部,距市區10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東面是朱昌鎮,西面是核桃村,南面是千溪鄉,北面是上壩村。全村下轄9個村…[詳細] |
龍灘社區 | ~020 | 城鄉結合區 | 龍灘村位于畢節市東部,地處城郊,周邊與岔河鎮、梨樹鎮接壤,距離畢節市中心10公里。轄11個村民組。全村517戶共2227人。人均年收入2158元,村域…[詳細] |
草堤社區 | ~021 | 城鄉結合區 | 草堤村位于畢節市南部、鴨池鎮政府西部,距市區6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5公里,東面是廟腳村,西面是營中巖村,南面是青塆村,北面是流倉橋辦事處。全村下轄15…[詳細] |
營中社區 | ~022 | 城鄉結合區 | 營中村位于畢節市南部、鴨池鎮政府西部,距市區8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東面是下壩村,西面是趕場壩村,南面是三板橋辦事處,北面是上壩村。全村下轄12…[詳細] |
河壩社區 | ~023 | 城鄉結合區 | 一、地理位置
鴨池鎮河壩村位于畢節市東部、鴨池鎮政府西部,距市區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東面是梨樹鎮保河村,西面是梨樹鎮二堡村,南面是八…[詳細] |
螞蝗社區 | ~024 | 城鄉結合區 | 螞蝗村位于畢節市東部,地處城郊,周邊與岔河鎮、梨樹鎮接壤,距離畢節市中心12公里。轄6個村民組,居住著漢、白、苗、彝等民族。全鎮234戶共1025人。…[詳細] |
小寨社區 | ~025 | 城鄉結合區 | 小寨村位于畢節市東部、鴨池鎮政府西部,距市區12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下轄7個村民組,全村總戶數290戶,總人口1169人,少數民族人口5人…[詳細] |
八十社區 | ~026 | 城鄉結合區 | 八十村位于畢節市東部、鴨池鎮政府北部,距市區18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東面是小寨村,西面是銀河村,南面是新壩村,北面是流倉辦事處爛泥村。全村下轄…[詳細] |
地名由來:
元、明以前為深溝箸密之地、彝族頭目領地,因有竹置塘故名鴨子塘,民國初年發展為市集,名鴨子塘街,故而得名。
范敬章(1905年—1935年),又名建章,畢節縣頭步橋人。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參加革命,同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畢節、鎮雄一帶進行武裝革命活動。1985年4月25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追認為革命烈士。…… 范敬章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在畢節市東部。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4.6萬,其中彝、苗等民族占4.1%。轄1居委會、26村委會。1949年為鴨池鄉。1954年析設鴨池、以河、南箐、十八、頭步橋、草堤等鄉。1958年撤鄉建鴨池公社。1962年析建6公社。1984年改置6鄉。1991年合并置鴨池鎮。有市屬卷煙、造紙、化肥、水泥、發電等廠,是市重要工業區。有畢節師范專科學校等大、中專院校。有中小學38所。鎮人民政府駐地頭步橋,在畢節東南6公里,響水河(跳蹬河)畔。人口 1 000多。海拔 1 460 米。清稱德盛村。明、清于此設鋪,為畢節城東南首站,故名頭鋪,訛為今名。駐鎮廠礦多集中于此。321國道經此。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28日,畢節解放,置鴨池為二區(含朱昌、新張2鄉)。
1952年,全縣劃定17區,鴨池區轄有鴨池、十八等14村。
1954年,縣市之下設鄉和民族鄉、鎮,村改鄉,鴨池區轄厚德鄉、大蘭鄉等6鄉。
1958年,鄉、鎮改為公社,鴨池區轄幸福、八一、紅專等6公社。
1959年,區改公社,鄉、鎮改管理區,鴨池公社轄鴨池、頭步、以河等10管理區。
1962年,全縣恢復區、社建制,鴨池區和長春堡區合并為環城
鄧峰林(1920—1988),原名鄧德定,中共黨員,生于貴州省畢節市鴨池鎮一地主家庭。1934年至1936年在讀初中的時候,鄧峰林就參加了畢節“草原藝術研究社”,直接受林青、鄧止戈、邱在先、秦天真和徐
區劃: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