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臘陽村 | 隸屬:貫洞鎮 |
區劃代碼:522633101201 | 代碼前6位:52263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74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臘陽為侗語音譯名,侗語稱“臘陽”楊家崽的含義。“臘”,侗語稱崽為“臘”(lagx),“陽”即“楊”字演變而來,故名。
基本介紹:
臘陽村位于貫洞鎮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為我鎮行政大村之一,全村3個自然寨,15個村民小組534戶2319人,黨員49名,其中女黨員6人,國土面積為8.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90畝,其中田1176畝,土214畝,全村農民人均收入2970元,人均占有糧560公斤,八洛至洛香二級路貫竄過境。臘陽村2009年被列為第二輪村級活動室建設改擴建項目,于2010年初開始動工,10月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積132平米,建筑面積264平米,為兩層樓磚混建筑,投資總金額2.1000萬元。
臘陽村與潘今滾村、宰門村、干團村、貫洞村、八洛村、德刷村、貫洞社區、廣龍社區、南苑社區、貴運社區、美娥社區、樣洞村、宰專村、龍圖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前,臘陽屬龍圖鄉第三保;解放初仍屬龍圖鄉;1953年建政時劃屬貫洞鄉;1956年合作化時建社,和貫洞一起建立“紅旗飄農業生產合作化”;1957年屬貫洞片;1958年屬貫洞大公社,與貫洞合建為貫洞大隊;1961年屬貫洞小公社,仍屬貫洞大隊;1980年與貫洞大隊分開建隊,命名為臘陽大隊;1984年8月屬貫洞鎮,改稱臘陽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貫洞鎮,仍稱臘陽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臘陽村附近有加榜梯田、占里村、增沖鼓樓、小黃侗寨、小黃侗族、占里侗寨等旅游景點,有從江椪柑、從江香豬、從江田魚、從江香禾糯、香豬全家福、從江燒田魚等特產,有侗族琵琶歌、從江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侗族鼓樓營造技藝、瑤族醫藥(藥浴療法)、苗族吃鼓藏、岜沙苗族成人禮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