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光輝村 | 隸屬:加鳩鎮 |
區劃代碼:522633111221 | 代碼前6位:52263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7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村附近河中有個深塘,苗語稱“架哈”,塘上面時坡頭,故名“堂哈”。而“光輝”之稱系指人民在黨的思想光輝照耀下生活,命名“光輝”得名。
基本介紹:
光輝村地處光輝鄉政府駐地,最遠自然寨(污內寨)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東靠加葉村,南接加進村,西鄰加牙村,北望榕江計劃,全村共轄4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寨,95戶378人,全村總面積20985畝,耕地面積431.67畝,其中田面積311.63畝。
全村各寨均座落在海拔700—950米之間,全年平均氣溫為14攝氏度。村內主產水稻、玉米、產子、紅薯、油菜、染豆等。盛產香豬、小個子黃牛、黑山羊、香雞、香菇、木耳、九月筍等一系列“香型”綠色特產。目前光輝村已基本通水、通路、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話等。
光輝村與加牙村、加鳩社區、加鳩村、加能村、加翁村、白巖村、合法村、加水村、裕民村、加學村、黨郎村、加魯村相鄰。
歷史沿革:
加牙轄區在解放前及解放初屬白巖鄉(屬宰便區轄);1953年建政時,白巖鄉劃屬加鳩轄區,同時將白巖鄉劃為5個鄉。
即:加勉鄉(含一村黨翁、二村別鳩);寨坪鄉(含三村寨坪、四村加兩);加都鄉(含五村加葉);加牙鄉(含六村加牙);加翁鄉(含七村加翁、八村加鳩)。
1956年并大鄉時仍分別稱加都鄉和加牙鄉;1957年屬白巖片;1958年名為加鳩公社加牙工區;1958年榕江和從江并縣時,將原屬榕江縣八開區轄的加
周邊相關:
光輝村附近有加榜梯田、占里村、增沖鼓樓、小黃侗寨、小黃侗族、占里侗寨等旅游景點,有從江椪柑、從江香豬、從江田魚、從江香禾糯、香豬全家福、從江燒田魚等特產,有侗族琵琶歌、從江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侗族鼓樓營造技藝、瑤族醫藥(藥浴療法)、苗族吃鼓藏、岜沙苗族成人禮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