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太河村 | 隸屬:文閣鄉 |
區劃代碼:520521203202 | 代碼前6位:5205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6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當地楊姓、肖姓、聶姓居民團結合作的之義而得名太和。
基本介紹:
走進太河村黨支部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辦公桌上的一塊目標板,上面醒目地寫著:“一批生產示范服務基地,一個生態文明家園示范組,一批雙培雙帶能手,一批學用成果轉化致富帶頭人,一支敢抓敢管敢闖的村干部隊伍”的“五個一”支部目標和黨員干部“五帶頭”的工作目標。即“帶頭培養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作為致富能手,帶頭包保幫扶一戶計生重管對象,帶頭聯系幫扶一戶種養殖示范戶,帶頭聯系落實10口沼氣池落實到戶,帶頭學習農業農村工作的相關政策法規”,緊緊圍繞這一目標,為全村各項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確了重點。自此,全村各項工作均取得一定成績,呈現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的良好景象。黨群愛心路、黨群帶頭災后恢復重建
歷史沿革:
1942年實施縣政改革,廢除聯保,文閣屬雙山鄉,直到解放。
新中國成立前取名以那公,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以雙山基層人民公社文閣管理區太和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時為雙山區文閣鄉太和村,1991年建鎮并鄉撤區時為文閣鄉太和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太河村附近有織金洞、百里杜鵑風景區、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區、九洞天等旅游景點,有威寧火腿、大方天麻、大方皺椒、赫章核桃、威寧黨參等特產,有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彝族服飾、蠟染技藝(織金苗族蠟染)、金沙薅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