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丁氏壩社區 | 隸屬:洛龍鎮 |
區劃代碼:520325105001 | 代碼前6位:5203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2 | 郵政編碼:5635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清代設丁氏壩場,以丁姓住戶較多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貴州省司法廳、貴州省民政廳命名丁氏壩社區為貴州省第七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丁氏壩社區位于洛龍鎮所在地,是全鎮經濟,文化中心陣地,洛龍古鎮中心。道武公路橫貫其中,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共轄8個居民組。總戶數735戶。其中農業戶365戶,居民及流動人口370。總人口2608人,其中農業人口1554人,非農業及流動1054人。面積9.2平方公里,田616畝.土641畝,林地2726畝,經濟收入以種植.養植.經商為主。人均收入2200元左右。訖佬族.苗族占全社區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社區黨支部兩個(機關支部.農村支部)共有黨員36人(男黨員30人.女黨員6人)。
篾雞蛋,俗稱篾繡球。竹篾染色編就,大如碗口,內盛銅錢或石粒。打法有過河、換窩、進缸、盤子、呆子等。過河:
歷史沿革:
1950年屬洛龍鄉,1958年屬洛龍管理區,1961年屬洛龍公社,1984年屬洛龍鄉,1992年屬洛龍鎮,2004年為洛龍鎮丁氏壩社區居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丁氏壩社區附近有大沙河自然保護區、夢幻天城石林、仙女洞、三河口溫泉、磨盤山風景區、洋渡小三峽等旅游景點,有杠村米、道真綠茶、道真洛黨、道真玄參、道真灰豆腐果、道真板栗等特產,有正安儺戲、仡佬族三幺臺習俗、仡佬族哭嫁歌、仡佬族儺戲、正安維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