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觀音灘社區 | 隸屬:錢家土家族鄉 |
區劃代碼:520626203002 | 代碼前6位:5206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652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這個社區有一個組叫觀音灘,人們常有這種意識,觀音菩薩是吉祥的象征。故把這個村命為此名。觀音灘的來歷是該自然村寨邊有一條河,其河邊有一石頭酷像觀音頭像,便取名觀音灘。
基本介紹:
觀音灘村位于城郊4公里,沙溪鄉和錢家鄉過境交界處,有總人口972人,329戶,4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5996畝,耕地面積2717畝,有黨員39人,預備黨員5人,村衛生室一個,占地面積20平方米,村辦公樓兩間,占地面積30平方,觀音灘村主要以蔬菜產業為主,其他經濟產業為輔。
觀音灘社區與沙壩社區、平安村、朗溪村、黃土村、下層村、錢家巖村、九嶺村、樹壩村、田壩村、梅家村、大坪村、曹家村、青龍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得名。
1958年設立觀音灘生產大隊,屬文新區,1959年1月,錢家、分水鄉改置生產管理區后,屬錢家生產管理區,1961年9月,屬錢家公社。
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1984年,撤銷觀音灘生產大隊,設立觀音灘村村民委員會,簡稱觀音灘村委會。
1992年10月,屬錢家土家族鄉(錢家、分水鄉合置錢家土家族鄉)。
2007年前觀音灘社區為觀音灘村,07年撤小村合大村的時候,將沙壩村(不含銀碗
周邊相關:
觀音灘社區附近有楓香溪會議會址、黔北工委舊址、德江白果坨國家濕地公園、洋山河峽谷、德江馬耳河峽谷、千年神樹(楠木王)等旅游景點,有德江天麻、德江復興豬、德江獼猴桃、泉口豆腐絲、銅仁綠豆粉、德江土家族麻餅等特產,有德江儺堂戲、德江儺面具、德江土家舞龍、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