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朗溪村 | 隸屬:錢家土家族鄉 |
區劃代碼:520626203201 | 代碼前6位:520626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65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在村落中間有一消水坑,下有暗河,每逢春夏漲水時,暗河流量增大,流水沖出坑內石壁、石縫時。發出朗朗之聲音,故名朗溪。
基本介紹:
朗溪村位于錢家鄉政府正對面,距離錢家鄉政府1公里,人口總人數:799人,250戶,有3個村民小組,村所轄區域2.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15畝,現有黨員35人,預備黨員5人,村級小學1所,占地面積160平方米,有教師1名,設一、二、三個年級,共有學生61人,朗溪村以發展考煙經濟為主要產業,蔬菜和其他為輔助經濟產業。
為解決部分學生年齡偏小,不方便到錢家小學上學的問題,多年一直保留著朗溪小學,隨著寄宿制小學的建設,將會撤銷朗溪小學設置。目前,朗溪小學位于朗溪村老寨,現有教師一名。圖為維修加固前的朗溪小學。
朗溪村與平安村、黃土村、觀音灘社區、下層村、沙壩社區、錢家巖村、九嶺村、樹壩村、田壩村、梅家村、大坪村、曹家村、青龍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得名。
1958年設立朗溪生產大隊,屬文新區,1959年1月,錢家、分水鄉改置生產管理區后,屬錢家生產管理區,1961年9月,屬錢家公社。
1983年10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1984年,撤銷朗溪生產大隊,設立朗溪村民委員會,簡稱朗溪村委會。
1992年10月,屬錢家土家族鄉(錢家、分水鄉合置錢家土家族鄉)。
2007年撤小村合大村的時候,將沙壩村(不含銀碗溪組)、觀音灘村、平安村、朗溪村合并建立
周邊相關:
朗溪村附近有楓香溪會議會址、黔北工委舊址、德江白果坨國家濕地公園、洋山河峽谷、德江馬耳河峽谷、千年神樹(楠木王)等旅游景點,有德江天麻、德江復興豬、德江獼猴桃、泉口豆腐絲、銅仁綠豆粉、德江土家族麻餅等特產,有德江儺堂戲、德江儺面具、德江土家舞龍、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