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亭村位于黃后鄉南部,距鄉政府駐地11公里,與廣西南丹縣芒場鎮者麻村相鄰,與本鄉播納村、舒家坪村接壤,境內有黔桂鐵路從北至南貫穿村境,2007年黃后鄉行政村改革中,本著地域相近,產業結構相同,有利于發展邊貿經濟,維護邊界穩定的原則,撤銷原泗亭村、原拉料村,兩村合并,村名為泗亭村,干部職數3人,辦公地點設在原泗亭村辦公樓,現泗亭村下轄街一、街二、麻連、滾上、滾下、馬界、麻度、拉來、麻傘、麻光、麻掛、更偉、拉尾一、拉尾二、拉蒙、上寨、中寨、下寨共18個村民小組,869戶,6220人,140公頃,從業人口1406人,非農從業人口121人,外出從業人口596人。
村區內有南寧鐵路局所轄的泗亭火車站,交通十分便利,泗亭火車站是西南地區貨物出海的“旱碼頭”,年運輸能力達200萬噸,是貴州南部最大的倉儲物流配送中心。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其他經濟作物烤煙、油菜、辣椒、洋芋等。
2006年以來,泗亭村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從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改善人居環境入手,狠抓生產發展,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結合農發項目和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加大水、土、田、林、路綜合治理,農機和科技綜合配套,狠抓改水、改廁、改圈工程,不斷強化新農村建設的物質裝備水平。大力發展以養殖業、烤煙,外出務工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致富帶頭人成倍增長。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群眾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作用有效發揮。
2007年,通過在外工作、經商、務工人員捐資、群眾集資4萬元,投工投勞1150個,利用農忙之余建成的了籃球場、老年活動室、文藝隊活動室。并組建了一支籃球隊,一支民族文藝隊,一支女子獅子隊,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為加大農村經濟發展力度,推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拉長產業鏈條,突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在新農村建設中,黃后鄉黨委政府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生產發展方式,發展蔬菜種植,引進深圳布吉農貿公司,采取能人帶動,承包土地100畝,帶動面上農戶100畝,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市場化生產經營模式發展茄子產業。公司負責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并實行對農戶統一供種、統一技術和信息服務,農戶只負責種植,產品的銷售由公司負責,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并實現了雙方的優勢互補,農業生產的市場化水平不斷提高。
泗亭村附近有獨山天洞景區、翠泉森林公園、深河橋抗日文化園、獨山奎文閣、紫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丫丫大草原等旅游景點,有獨山高寨茶、獨山大米、獨山鹽酸菜、奎文閣茶葉、布依血豆腐、酸宴等特產,有響篙舞、獨山愿燈、獨山花燈戲、水族端節、蘆笙舞(鼓龍鼓虎-長衫龍)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黔南州·獨山縣·麻尾鎮·泗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