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合村 | 隸屬:上關鎮 |
區劃代碼:520424104207 | 代碼前6位:5204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G |
長途區號:0853 | 郵政編碼:561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1958年由小塊榜、長沖、下寨分建三個初級社組成一個村,故名。
基本介紹:
三合村隸屬關嶺自治縣上關鎮,該村位于上關鎮北面,村委會所在地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東與下關村相鄰,西與花江鎮毗鄰,北與場壩村相連。全村共有9個自然村寨,8個村民小組,是多民族雜居的村寨。全村轄區總面積為7.853平方公里。從九十年代后期以來,三合村廣大村民致富意識明顯增強。尤其是近年來,全村農村經濟及其產業結構調整明顯取得成效,從2002年就有極少數村民率先種植六月李,并在全鎮首次飼養野兔等,經過幾年的發展良好的經濟價值進一步激發了廣大村民的致富積極性。2007年三合村又根據本村的實際成立民間組織---養牛分會,養牛分會的成立為全村農村經濟的發展注足了新的活力,目前,該村出產的六月李,飼養的野
歷史沿革:
1950年屬關嶺縣人民政府三區花江區公所管轄;村委會原以駐李子丫自然村而故名,1956年自小塊榜、長沖、下寨分建三個初級社,1958年后,將三個初級社合并而取名“三合大隊”,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成為生產大隊,1958年12月關嶺縣與鎮寧縣合并為鎮寧縣,屬鎮寧縣管轄;1961年8月恢復關嶺縣,屬關嶺縣管轄;1984年3月,撤人民公社建鄉鎮制,生產大隊改為村;1991年撤區并鄉時沿用;2013年9
周邊相關:
三合村附近有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九仙旅游景區、木城河水利風景區、關嶺天星洞、滴水灘瀑布、花江大峽谷等旅游景點,有關嶺火龍果、花江狗肉、關嶺牛、關嶺黃牛、關嶺桔梗、坡貢小黃姜等特產,有布依族土布制作工藝、關嶺苗族蘆笙舞、布依族六月六、盤江小調、關嶺苗族服飾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上關鎮·三合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