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貴州省司法廳、貴州省民政廳命名婁山關社區為貴州省第七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2019年12月,婁山關社區被納入第一批貴州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
婁山關村位于遵義市匯川區北面,距板橋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處。地處紅色旅游景區婁山關腳下,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素有“天然氧吧”、“重慶后花園”之稱。交通便利,210國道、崇遵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南距貴陽市180公里,距遵義市中心30公里,北距重慶市206公里,擁有婁山關戰斗遺址為主的長征文化體系和生態文化景觀。婁山關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紅色旅游風景點。全村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其中總耕地面積3053畝,田1640畝,土1413畝。全村14個村民組,1005戶,共3729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1012人,下設兩個支部,7個黨小組共91名黨員,人均收入3600元。
全村以種植、養殖、藤編、飲食、外出務工為主要產業,現有蔬菜基地2350畝,烤煙基地1000畝。2006年村支兩委積極引導群眾和招商引資,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目前,初步建成了以世外苑度假村、鱘龍水寨、長征山莊、婁山關休閑度假長廊為一體的休閑、度假、娛樂景區,共發展鄉村旅游業戶40戶,日接待能力1000人以上,平均年產值達450萬元,既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又為村級經濟積累增加了兩萬元,真正成為了休閑度假、納涼避暑、旅游觀光綜合服務場所。全村平均海拔950—1000米,7月平均氣溫25℃,年日照1250小時,年降雨量1200毫米,地勢平坦,土壤肥力中等,保水力強,水資源豐富。土壤、空氣、水質無任何污染,最適宜夏秋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的發展。2004年,在鎮、村干部的宣傳動員下,婁山關村成功種植西蘭花250畝,產量150噸,以訂單方式銷售給遵義天陽食品公司。2006年婁山關村蔬菜種植1000余畝,主要品種有辣椒、四季豆、黃瓜、西葫蘆、豇豆、白蘿卜、菱角菜,主要銷往重慶、安順等地。2007年,村支兩委通過土地流轉,引進種植大戶示范種植,發展到現在的2350畝的種植面積。在種植技術和品種上進行改良,試驗引進了白玉春蘿卜、泰國無莖豆、蘇椒五號、美人椒、丹生理想、墨西哥野山椒、苦瓜等新品種,長勢較好,平均產值達4500元,真正實現了群眾增產增收,F有果蔬專業合作社一個,會員328名,農村經紀人3人。2004年組建群眾合作經濟組織婁山關藤編協會,現有藤編農戶64家,會員64名,其中向廣東輸往技術人才14名,形成新中藤編一條街,素有黔北藤編之鄉之稱。主要產品有羅漢型沙發、新式老式沙發、各種茶幾、躺椅、沙灘椅、搖椅、團椅、貴妃椅、餐椅、餐桌、花籃、花架、安全冒等。產品主要銷往省內各大城市,并遠銷到北京、上海、天津、廣東、陜西、四川等地,深受用戶青睞,年產值達150萬元以上。
婁山關是“四在農家”整村推進的示范創建點,目前,全村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已基本完成五通三改三建,在“四在農家”創建活動中,加大資源整合力度,積極主動與市、區相關部門對接,整合資金、整合資源、重點突破,加大“四在農家”創建重點項目的投入。
婁山關社區附近有婁山關、匯川國際溫泉旅游城、遵義奧特萊斯、遵義牡丹園、唯一國際景區、遵義海龍屯等旅游景點,有遵義羊肉粉、長壽長樂酒、董酒、辣雞粉、豆花面、遵義黃粑等特產,有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董酒釀造技藝)、海龍薅秧歌、廖氏化風丹制作技藝、仡佬族三幺臺習俗、正安儺戲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板橋鎮·婁山關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