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棉花村 | 隸屬:怒溪鎮 |
區劃代碼:520621106208 | 代碼前6位:5206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4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棉花山而得名,據傳很久前此地生長一種紫紅色的野棉花,花開時節滿山一片紫紅,故得名棉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建立的棉花村村委會而得名。
基本介紹:
棉花村是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怒溪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520621106208,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20621。郵政編碼為554400,長途電話區號為0856 ,車牌號碼為貴D。棉花村與大坪村、麻陽溪村、田壩溪村、駱家屯村、兩河口村、怒溪社區、地樓村、駱象村、龍眉村、河口村、梵星村相鄰。
歷史沿革:
元、明、清屬提溪長官司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漏溪聯保。
1950年3月,江口縣人民政府成立,屬怒溪鄉,隸屬五區。
1958年10月,全縣公社化后,屬東方紅人民公社,建棉花大隊。
1984年4月,棉花大隊更名為棉花村,屬地樓鄉。
1991年8月“建并撤”,怒溪鄉、地樓鄉合并,屬怒溪土家族苗族鄉。
2005年2月,全縣推進“撤小村并大村”工作,大坪村、棉花村并入地樓村。
2013年,大村分小村后為棉花
周邊相關:
棉花村附近有梵凈山(江口·印江)旅游區、云舍土家民俗文化村、亞木溝風景區、寨沙侗寨、黑灣河風景區、羅蔣寺等旅游景點,有江口蘿卜豬、社飯、江口米豆腐、江口豆腐干、藤茶、梵凈山云霧茶等特產,有瓦寨鑼鼓、云舍土家“女兒會”、江口“羌歷年”、江口儺戲、金錢桿、過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