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計劃村 | 隸屬:計劃鄉 |
區劃代碼:522632210206 | 代碼前6位:52263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7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據傳,以前人們逃避戰亂來到這里,在一丘爛田丟下一捧谷子,如果能成活就計劃來這里居住,后來人們回到了這里,稻谷長得很好,大家就在此定居安家。
基本介紹:
計劃村隸屬于計劃鄉,地處計劃鄉西南部,村委會駐地計劃,下轄計劃,陽開,高董,擺紹,烏朗5個自然寨。其范圍東至加兩村界,南至擺拉村界,西至水尾水族鄉,北至計懷村界,總戶數為231戶,總人口為1164人,民族主要有苗族,總面積為44.48平方千米,農業以水稻為主,經濟來源以務農,外出務工為主。電話區號:0855,郵政編碼:557200。
計劃村與加早村、計懷村、加退村、加化村、擺勒村、加去村、擺拉村、污略村、擺王村、九秋村、加兩村、擺底村、加宜村相鄰。
歷史沿革:
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黎平府志》稱此地為“既化”,清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古州廳志》稱“記劃”,又稱今名“計劃”。
1949年解放初期屬于定威鄉,1953年屬計劃鄉計劃村,1957年置計劃基層片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屬先鋒公社,1959年置計劃管理區,1961年體制改革屬計劃公社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屬計劃鄉,撤大隊為計劃村。
周邊相關:
計劃村附近有榕江苗山侗水風景名勝區、榕江古榕風景名勝區、榕江烈士陵園、七十二寨侗鄉、三寶千戶侗寨、車江三寶侗寨等旅游景點,有錫利貢米、塔石香羊、榕江葛根、榕江小香雞、榕江卷粉、塔石香羊癟等特產,有侗族琵琶歌、珠郎娘美、侗族薩瑪節、榕江苗族蘆笙舞、苗族吃新節、苗族栽巖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