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寨甩村 | 隸屬:太擁鎮 |
區劃代碼:522629105203 | 代碼前6位:522629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H |
長途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4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基本介紹:
寨甩村位于距太擁鄉政府所在地7公里的西南方向,海拔556—860米,東臨南良村,南與翁王村接壤,西與臺江縣南宮鄉東依村為鄰,北接烏連村?偯娣e8586畝,所轄4個自然寨,13個村民小組,251戶,總人口1036人。新建成的南哨至昂英旅游公路穿村而過。村境內土壤肥沃,山清水秀,盛產水稻、玉米、馬鈴薯、辣椒、楊梅、錐栗等農產品及野生水果。稻田里的鯉魚、鯽魚、黃鱔、泥鰍等水產品味道鮮美。農產養殖以牛、羊、豬、雞、鴨為主。這里是種養業的好地方,是太擁鄉的魚米村寨之一。
近年來,寨甩村兩委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寨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先后獲
歷史沿革:
清雍正以前屬管外苗族地區,清雍正八年正式設清江廳管理,清乾隆二年設柳金堡,屬格東土千總,民國時期屬太擁鄉。
1950年屬太擁鄉,1953年設太擁鄉屬太擁鄉,1957年合作社屬太擁片,1958年屬太擁公社,1961年屬太擁公社,1963年以管理區設太擁公社屬太擁公社,1984年屬太擁區太擁鄉,1992年屬太擁鄉,2014年10月29日,因縣鄉鎮撤并后與巫用村合并為寨甩村,2014年屬太擁鎮至今。
周邊相關:
寨甩村附近有劍河溫泉、仰阿莎文化旅游景區、華潤希望小鎮旅游景區、巫包紅繡旅游景區、昂英旅游景區、屯州石板苗寨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劍河稻花鯉、劍河白香豬、劍河鉤藤、侗果、劍河藠頭、劍白香豬等特產,有劍河苗族剪紙、劍河苗繡、苗族敬橋節、苗族《仰阿莎》、小廣侗族娶親節、稿午苗族水鼓節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