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嵐豐社區 | 隸屬:嵐頭鎮 |
區劃代碼:520523105001 | 代碼前6位:52052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8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因嵐頭農業年年豐收,寓意新體制年年豐收和新風貌之意得名。
榮譽排行:
2012年10月,司法部、民政部確定嵐豐社區為第五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基本介紹:
嵐豐村位于貴州省金沙縣嵐頭鎮,轄4個村民組,632戶,2354人,F有耕地面積1368畝,其中田467畝,柳沙公路及嵐偏公路穿境而過。目前全村有182戶工商業主及214輛運輸車輛,村內有大小企業182個,從業人員342人。2007年并村以來,該村黨支部立足實際,采取“三抓一選”措施加強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全村修建沼氣池151口。按村民每年燃煤花費戶均400元計算,僅已建完投入使用的沼氣池就可為村民每年節約60400多元。要讓沼氣池正常供氣,必須喂豬3頭以上,這又推進了畜牧業的發展,而且沼氣發酵后的糟渣又可以作為肥料施放水稻和玉米以及開發經果林木。沼氣池的建成有效地推動了其它
歷史沿革:
1958年為嵐豐大隊、新寨大隊。
1981年新寨大隊因重名,改以地名小壩為村名,不久又復名新寨。
1984年改為嵐豐村、新寨村。
2007年嵐豐村、新寨村合并為嵐豐村。
2016年改建嵐豐社區。
周邊相關:
嵐豐社區附近有敖氏和羅氏墓群石刻、金沙石場熬家墳石刻、冷水河自然保護區、巖孔農業旅游示范區、三丈水省級森林公園、安底溫泉等旅游景點,有金沙黑山羊、清池茶、金沙回沙酒、金沙貢茶、金沙禹謨醋、金沙灣子辣椒等特產,有金沙薅秧歌、煙火架、仡佬族吃新節、儺戲(慶壇)、蘆笙舞(滾山珠)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