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涼水井村 | 隸屬:雙流鎮 |
區劃代碼:520121101205 | 代碼前6位:5201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A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503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此村境內有一口井,井水清涼,因此得名。
基本介紹:
涼水井村位于白肖公路沿線,距鎮政府4公里。海拔1300--1400米,全村轄22個村民組,農戶數1049戶,總人口4152人,全村有黨員86人。耕地面積3650畝,傳統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馬鈴薯為主、經濟作物以茶葉、蔬菜為主,典型的山區氣候,高山涼爽溫潤,高山冬寒夏涼。礦產資源以磷礦、煤、重金石礦為主。磷礦儲量適合中等規模開采,村轄區內有貴州路發實業有限公司、青利公司、國華天鑫等企業入駐。實現我村傳統農業轉向現代工業的布局。
近年來,涼水井村支部、村委會高度重視投資環境建設。在硬件建設上,大力爭取市區有關部門的支持,積極開展文明城鎮創建,廣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白崇鄉;1950年建立涼川行政村,1952年與許家壩合并改稱為民主行政村,1958年為白馬管理區民主大隊,1962年白馬大隊部分劃入民主大隊,1985年稱民主村,1988年改稱涼水井村后,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涼水井村附近有南江大峽谷(開陽峽谷生態公園)、白馬峪溫泉、香火巖、鲊壩塘、馬頭寨古建筑群、水頭寨等旅游景點,有開陽富硒茶、開陽富硒枇杷、開陽菜油、二塊粑、紅油米豆腐、八寶甲魚等特產,有楠木渡花燈、苗族斗牛會、苗族殺魚節、花溪苗繡、竹貼畫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