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新村 | 隸屬:冠山街道 |
區劃代碼:522730001218 | 代碼前6位:522730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 |
長途區號:0854 | 郵政編碼:5512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此村面積較大,且為新合并而成的村寨,故名。
基本介紹:
大新村位于麻芝鄉南面,東與光坡村接壤,南與龍山鎮相交,西與五里村毗鄰,北與定水村交界,距鄉政府7公里,是一個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苗族、布依族聚居的貧困村。全村有6個自然村寨,7個村民組,137戶,528人,全村有黨員29人,耕地面積836畝,其中田:803畝、土:33畝。
大新村與城南社區、播箕村、西城社區、西門社區、五新村、鴻運社區、冠山社區、大沖社區、水橋社區、龍坪社區、光明社區、興龍社區、平西村、三合社區相鄰。
文化旅游:
景區總面積1500畝,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溫和舒適,日照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干濕季節分明,全年平均氣溫在12℃,有“天然氧吧”之稱。景區旅游資源覆蓋較廣,其中被譽為“高原
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于龍從鄉第二堡,1951年建立大新村人民政府,1953年由大新鄉人民政府管轄,1965年建立大新高級社,1958年屬大新人民公社,建立大新生產隊,1983年撤大隊改名大新村村民委員會,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屬麻芝鄉管轄,2014年行政區劃調整屬冠山街道管轄,2016年1月16日村居區劃調整時大新村、光坡村、永和村、樂陽村、定水村合并為大新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周邊相關:
大新村附近有龍里油畫大草原、巫山峽谷旅游景區、十里刺梨溝、龍架山國家森林公園、龍里蓮花濕地公園、孔雀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龍里刺梨、龍里豌豆尖、龍里刺梨干、三元酥李、龍里鄧氏辣子雞、蝦酸和臭酸等特產,有龍里苗族《古歌》、水族端節、蘆笙舞(鼓龍鼓虎-長衫龍)、楓香印染技藝、平塘苗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