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訪里村 | 隸屬:沫陽鎮 |
區劃代碼:522728109205 | 代碼前6位:522728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J |
長途區號:0854 | 郵政編碼:558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一說因國民黨前,沫陽有個名叫八亭的政府機構,所有的問題要上訪的都到此處來說理,故而得名。二說、是指該村是文人居住的地方,該村名由“紡理村”向“訪里村”演變。其釋義為“紡理”,“紡”字寓意為該地方居住主要人群為布依族,就布依族主要以手工織布傳統得名;其“理”字寓意為追求更加精湛的布藝傳統工藝,要求在摸索理解中追求和居住的地方紋理有條,為此被譽為“紡理村”。“紡理村”隨著文化事業和人文經濟的發展,大部分居民已放棄傳統手工布藝業,從而向著文化事業和人文經濟追求,為此此地迎來了第二次更名為“訪里村”,其寓意以“訪”字的言字旁為主要說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人才方能居住的地方;“里”字指這個地方為西南地區測量里程的主要地,因此得名為“訪里村”。現如今該村村民居住的主要人群依然是布依族為主。
榮譽排行:
2013年7月,農業部認定訪里村為第三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黔甸蔬菜)。
基本介紹:
訪里村位于沫陽鎮東部位置,距鄉鎮駐地3公里,東與翁保村接壤,南與翁保交界,西與柏林村毗鄰,北與董當鄉山林接界。全村總面積6.28平方千米,轄有3個自然寨,分5個村民小組229戶99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950人)。
全村耕地面積496畝。其中;田448畝,土48畝。經濟收入主要以早熟蔬菜和青壯勞動力外出打工為主,外出打工計332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江蘇等省。2010年人均糧食112.4公斤,人均純收入3200元。
近幾年來,訪里村是羅甸縣東大門蔬菜基地,是縣委沙先貴書記的蔬菜示范點。訪里村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狠抓以村兩委為核心,以村治保、聯防、調解組織為重點的農村基層組
歷史沿革:
1984年成立訪里村村民委員會,隸屬于沫陽鎮至今。
周邊相關:
訪里村附近有高原千島湖休閑度假園區、羅甸縣天眼驛站景區、打黛河天坑、大關地質生態農業觀光園、羅甸中共蠻瓦支部舊址、紅水河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羅甸玉、羅甸艾納香、羅甸荷葉粑、羅甸臍橙、羅甸火龍果、羅甸奇石等特產,有布依族土布制作扎染工藝、苗族夜樂舞、苗族花棍舞、水族端節、蘆笙舞(鼓龍鼓虎-長衫龍)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