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龍場村 | 隸屬:玉龍壩鎮 |
區劃代碼:520525116212 | 代碼前6位:520525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3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位于十二生肖屬龍的日期為場期的集市,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龍場村被貴州省林業局命名為2021年貴州省森林村寨。
基本介紹:
龍場村位于納雍縣東北部,總面積5.15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組,384戶,1991人,其中勞動力人口 1762人,高中畢業 20人,從事經商外出務工40人,成立一個黨支部,有正式黨員 18 人,村內有小學一所,在校生128人,教職工6名。本村是一個以堅果、水果生產為主的農業村,現有板栗5000畝,水田282畝,旱地 1702畝。果園100余畝,竹林、經濟林360畝,森林覆蓋率達66%,2010年深沖村人均純收入為2897元。
幾年來,本村為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一是成立龍場板栗管理協會,利用遠程教育給村民提供生產、制作技術、銷售、信息服務及培訓等。二是狠抓科學種植玉米這個主
歷史沿革:
清康熙四年(1665年)屬大定府親轄地親轄地大有里,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二區武佐鄉,1958年屬樂治區武佐人民公社龍場大隊,1984年設立武佐鄉龍場村,1991年撤并建后屬老凹壩鄉龍場村,2016年撤鄉設鎮老凹壩更名玉龍壩,屬玉龍壩鎮龍場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龍場村附近有總溪河風景名勝區、宣慰大田、過獅河桃源洞風景名勝區、宣慰府遺址、吊水巖風景名勝區、木空河·白龍洞風景名勝區等旅游景點,有布依族黃瓜籽、新貓場沙鍋、彝族彝鞍、雞場豆腐、苗族蠟染、納雍姑箐貢茶等特產,有蘆笙舞(滾山珠)、“劃筷奠祖”苗俗、納雍苗族服飾、蘆笙舞(滾山珠)、彝族撮泰吉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