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穿石村被命名為貴州省第六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穿石村位于羊昌鄉西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5個自然村寨,9個村民組。200戶,2378人,少數民族人口900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7%。全村耕地面積1606畝,其中,田1156畝,土450畝。2007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1280元,屬三類貧困村。
穿石村位于平壩縣羊昌鄉南面,全村共9個村民組900戶2378人,在黨和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指引下,全村人民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困擾十幾年的“三塊心病”全“治愈”,成為過去。
壓在“心上”的石頭塵埃落定。幸福組背靠巖石山,由于巖石長期受雨水沖刷,雨季地質災害發生期,時有石頭落下,小有幾十斤,重則上千斤,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隨時受到威脅,農戶常是晚上吊心吊膽,夜不能寢,搬出來住家庭又困難,常年口不堪言。今年,在鄉黨委、政府的積極爭取下,中央新增投資項目345萬元用于危石治理,當前,上下治理的石頭已全部爆破消除。
煩惱的用電不正常永遠再見。六十年代為支持國家重點軍工企業建設,穿石村在讓出土地的協議下取得了無償用電的優惠,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的不景氣,造成企業業供電時供時停,用電極不方便,由于是無償用電,加上錯過農村電網改造時期,群眾“口不甚言”只有無奈,縣委、縣政府為解決群眾用電難和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于今年在穿石村實施農網改造, 戶農戶絡于用上了“放心電”。
一輩子只干農活一去不返。工業富,農民好致富,近年來,由于村境內沒有企業,群眾除了務農收入基本沒有其他收入門路,一年下來,除去基本用糧和基本油鹽錢,所剩無幾,生活極為困難,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村境內有企業8家,其中磚廠2家,玻璃廠3家,鋼廠2家,鋁廠1家,就近就業40多人,直接創收近300萬元。
--人口總數:2378人 農業人口:2208人 非農業人口:170人
--行政區面積:1.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606.0畝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漢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幸福一,二,三組,威清壩組,五甲寨組,姨媽沖組 生產總值:10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農業,工業 名特產品:優質水稻 辦公所在地:羊昌鄉穿石村
--自然條件:交通便利,環境優美 資源:土地、巖石
穿石村附近有塘約旅游景區、天龍屯堡古鎮、黎陽航空小鎮、天臺山伍龍寺、天臺山風景區、斯拉河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平壩灰鵝、安順地戲面具、侗家油茶、二官蔬菜、平壩牛干巴、油炸粑稀飯等特產,有堡服飾、布依族抵杠、苗族夫妻舞、苗族“殺鵝”取名習俗、屯堡石頭建筑技藝、仡佬族打篾雞蛋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