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寨村位于白巖鎮西部,東接高坡、西接白旗、南接城關鎮三塊田村、北接管小。距安順市17公里,普定縣城8公里,白巖8公里,交通便利,村級有三公里的小馬路從三塊田進入新寨村。
全村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33.63畝,其中田701.46畝,地132.17畝,人均占有量田:0.38畝,地:0.071。屬高原丘陵地形、土壤以黃泥土為主,是一個望天落雨地貌,農業主產水稻、玉米、蔬菜、韭黃、土煙。林地150畝,荒山草坡面積850多畝,森林覆蓋率達15%。
全村有3個自然村,397戶1886人,農業人口1864人,占98%。該村居住著漢族、苗族,漢族占90.5%。大專文化程度有15人,中專文化程度20人,高中文化程度50人,初中文化程度1699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全村總人口的95%。主要以農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從事商業60人,建筑30人,運輸15人。其余是以農業為主,農業與商業、建筑業、運輸業共同協調發展。現有外出務工人員120人,主要以18—38歲青年為主,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
全村入村公路3公里,現有通訊電話50門。房屋建筑以混凝土為結構,人均占有住房面積為8平方米左右。修建人飲地下井二口,日出水量20噸。
該村建有一所村級完小,現有教師11名,有6個班,開設幼兒班、1-6年級各1班,共有在校學生283人,初級中學升學率達100%,配備有電腦1臺,教學實驗器材等設備。
該村有辦公室、婦檢室、黨員活動室。建立健全村規民約、制度上墻、村級政務公開。
該村2006年實現人均純收入1720元。種植業產值達26萬余元,1987年開始引進科學種植技術,種植育秧、韭黃、土煙、白菜、折耳根、辣椒、茄子等蔬菜作物。現種植面積達200余畝。一年形成三季滾動種植。養殖業達60萬余元。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糧食、蔬菜、養殖業等。
民間藝術(文化)主要有地戲(高臺地戲)、花燈和蘆笙舞等。高臺地戲45人、花燈班子20人、蘆笙20人,主要在一些大型慶典活動上、春節活動中參加表演。
--人口總數:1886人 農業人口:1850人 非農業人口:36人
--行政區面積: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833.63畝
--主要民族成分:漢族,苗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 生產總值:1600.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 名特產品:韭黃 辦公所在地:白巖鎮新寨村
新寨村附近有普定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普定龍頭山、楓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護區、夜郎湖、白巖腳洞遺址、蓮花古洞等旅游景點,有普定高腳雞、梭篩桃、白旗韭黃、朵貝茶、安順蠟染、安順破酥包等特產,有苗族“阿江”、普定苗族《古歌》、銅鼓十二調、安順地戲、戈若民族服飾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新寨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