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補郎社區 | 隸屬:補郎苗族鄉 |
區劃代碼:520422203001 | 代碼前6位:5204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G |
長途區號:0853 | 郵政編碼:562100 |
城鄉分類:鄉中心區 | 分類代碼:210 |
地名由來:
補郎因處于山埡口上而得名,“補郎”一詞是漢文記錄苗語,意為“涼風”,苗語稱之為“阿涼”,意為“涼風埡口”,漢語譯音為“補郎”。
基本介紹:
補郎村是補郎苗族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補郎苗族鄉經濟、文化發展中心,周邊與羊地村、木浪村、猛戛村、大田村、龍昌村毗鄰,距安順市32公里、普定縣城23公里,安順至織金等公路沿村中心橫穿而過,交通便利。
全村區域總面積2.4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64畝,其中田436畝,地828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0.8畝,人多地少,屬于高原地形,是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山多、地少,主要生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洋芋、蔬菜等農作物,荒山、草坡880畝,林地1200畝,森林覆蓋率達50%左右。
全村有六個自然村寨587戶1822人,農業人口居多,占總人口的97%,有漢族、苗族、彝族、白族等雜居。主要以
周邊相關:
補郎社區附近有普定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普定龍頭山、楓林火焰山原始植物保護區、夜郎湖、白巖腳洞遺址、蓮花古洞等旅游景點,有普定高腳雞、梭篩桃、白旗韭黃、朵貝茶、安順蠟染、安順破酥包等特產,有苗族“阿江”、普定苗族《古歌》、銅鼓十二調、安順地戲、戈若民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