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雙橋社區 | 隸屬:蓮城街道 |
區劃代碼:520522002002 | 代碼前6位:5205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5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有相隔不遠的兩座橋,故名“雙橋”,后以“雙橋”冠村名。
基本介紹:
雙橋社區地處城郊,全村耕地面積1800畝,共有696戶,人口2409人;外出打工、經商、創業辦企業等人員232人;在本村從事加工業、餐館、汽車修理等服務人員105人。黨員36人。近年來,雙橋村以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發展特農村經濟,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蔬菜和養豬等種養業,促進特色農業持持續發展。其中麻辣脆、大白菜、蓮花白、無藤瓜、蘿卜、大頭菜等,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18元,比上年增加694元。
--人口總數:2409人 農業人口:2274人 非農業人口:135人
--行政區面積:2.0平方
歷史沿革:
1958年為沙窩區鳳凰公社第一大隊,1960年劃分為孫家壩大隊、雙橋大隊,1984年大隊改村,1991年12月劃歸城關鎮管轄,2012年設立雙橋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雙橋社區附近有九獅鬧蓮雕塑、黔西凈蓮寺、刺豬洞、柳岸水鄉解放村景區、英雄橋革命烈士紀念碑、黔西觀音洞遺址等旅游景點,有大方臭豆腐干、趙老五黃粑、擂茶糍粑、畢節酸菜、趙老五粑粑、麻辣臭豆腐干等特產,有米花節、黔西彝族年、苗族跳花坡、素樸金錢棍、化屋苗族文化空間等民俗文化。
區劃: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蓮城街道·雙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