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海子村 | 隸屬:綠化白族彝族鄉 |
區劃代碼:520522201205 | 代碼前6位:52052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F |
長途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15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在當地湖泊被稱為“海子”,大海子之名便源自于此。
基本介紹:
大海子村,因該村有一個畢節地區最大的巖溶淡水湖“大海子”而得名,位于黔西縣綠化白族彝族鄉東南面,距離綠化鄉政府駐地2公里,距黔西縣城17公里,有村民790戶3236人。主要以白族、布依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總人口的70%以上。當地農民主要經濟收入以傳統農業、特色經果林等產業為主,2010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386元。
在綠化鄉大海子村一塊田地里,兩位農民穿著長長的連褲膠鞋歪歪咧咧地開動著縣農機中心帶來推廣的插秧機來回耕作。蒙蒙的細雨,絲毫消減不了他們學用插秧機的積極性。由于是新機器,操作不熟練的他們邊學習邊耕作,所插秧苗不時有彎曲現象。
綠化鄉大海子村為全縣22個機插秧試驗示范種植點之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歷史沿革:
1958年為綠化公社七大隊,1981年改為大海子大隊,1984年大隊改村,設立大海子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大海子村附近有林泉海子鄉村旅游景區、月亮灣旅游景區、靈博山象祠景區、大關鹽號旅游景區、鴨池河旅游景區、柳岸水鄉解放村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大方臭豆腐干、趙老五黃粑、擂茶糍粑、畢節酸菜、趙老五粑粑、麻辣臭豆腐干等特產,有米花節、黔西彝族年、苗族跳花坡、素樸金錢棍、化屋苗族文化空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