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樞街道 | 隸屬:仁懷市 |
區劃代碼:520382002 | 代碼前6位:52038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貴C |
長途區號:0851 | 郵政編碼:563000 |
轄區面積:約20.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27萬人 |
人口密度:約5552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7個社區、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城北社區 | ~001 | 主城區 | 城北社區組建于2003年,又于2008年分設為城北社區和東門社區,社區位于中樞街道北面老城區,地域面積2.5平方公里,轄6個居民組,13個居民小區,現…[詳細] |
葡萄井社區 | ~002 | 主城區 | 葡萄井社區組建于2003年7月,社區總面積1.2平方公里,地處仁懷市商貿中心,有常住人口16359,流動人口2130人,社區分為八個居民組,其中農業人…[詳細] |
鹿鳴社區 | ~003 | 主城區 | 鹿鳴社區地處中樞城區地段,國酒中路橫貫其中,面積1.2平方公里,轄區內分五個居民大組,14個小區,居民院落20個,常住人口18251,暫住人口6456…[詳細] |
林園社區 | ~004 | 主城區 | 林園社區地處中樞城區中心地段,轄區有13個居民組,人口14576人,社區內有行政事業單位7家,金融機構2家,學校2間,醫療機構5家,幼兒園4所,有規![詳細] |
青杠園社區 | ~005 | 主城區 | 青杠園社區位于中樞街道西南面,毗鄰鹽津街道,系1995年仁懷撤縣設市后擴展的城南新區。地域面積3.5平方公里,轄8個居民組,現有總戶數6287,總人口…[詳細] |
東門社區 | ~006 | 主城區 | 東門社區位于中樞城鄉結合部,占地面積0.5平方公里,轄5個居民組,現有總戶數1795戶,總人口6796人,駐社區行政事業單位2家,學校2所,幼兒園4所…[詳細] |
茅臺路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因居民大部分是修建茅臺酒廠搬遷安置而得名。…[詳細] |
火爐坎村 | ~200 | 村莊 | 火爐坎村位于中樞街道東邊城郊,與城區一河相隔,全村總面積9.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76%,7個村民組,總戶數401戶,總人口1498人,是中樞街道目前…[詳細] |
地名由來:
中樞街道,因系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得名。
基本介紹:
中樞街道辦事處位于黔北西部,大婁山西段北側,是國酒之都經濟、文化中心,地域面積約20.3平方公里,轄6個社區和1個村,61個居(村)民組,總人口97361人,其中常住人口86513人。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徙仁懷縣域于亭子壩(今中樞街道辦事處),已有270多年歷史,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亭子壩隸屬于仁懷縣中區,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改中區為一區,建立聯保。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實行新建制,改聯保為鎮,亭子壩為縣內南北交通“樞”紐,故更名為中樞鎮。2005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鎮設立中樞街道辦事處。2008年4月,分設為中樞街道辦事處、鹽津街道辦事處和蒼龍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中樞街道境域屬安羅里轄地。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徙仁懷縣治于此,始為縣城。
民國四年(1915年),屬仁懷縣中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為聯保鎮。
1958年,成立公社。
1962年,改中樞鎮。
1983年3月,改屬中樞區。
1992年8月,建鎮。
2004年5月,改中樞街道。
韓念龍(1910—2000),原名蔡仁元。杰出的外交家、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外交部原常務副部長。貴州仁懷中樞街道辦事處人,1927年在遵義三中讀書期間,深受校長黃齊生的影響,立志追求民主革命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