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復興村 | 隸屬:都江鎮 |
區劃代碼:522732105290 | 代碼前6位:522732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 |
長途區號:0854 | 郵政編碼:558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該地名來源于群眾意愿。因該村山勢險峻,自然景觀奇特,苗語稱為“掛”,意為“怪”“奇特”,名為掛寨,后根據苗語譯音為排怪村,2016年村組拆并后稱為復興村,村民希望村子恢復以前的興旺故而得名。
基本介紹:
復興村地處都江鎮西部,村民委員會駐排怪村大寨。下轄自然寨有辣子寨、排怪大寨、巖窩、巫秀、小寨、新寨、整幾、排堯。其管轄范圍東至新合村,南至上江村,西至打魚村,北至月亮村。總戶數為518戶,總人口為2541人,民族有水族、苗族等?偯娣e為12.6平方千米。農業以種植業,漁業,林業為主,經濟來源以外出務工,務農為主。郵政編碼為558106,電話區號為0854,聯系電話為18224814022。村內地形以山坡河谷為主,村民居住地主要在河岸及半山腰,村內農田以梯田為主,受自然氣候影響較大,村內易發地質災害;全村土地總面積12.6平方千米。耕地祥查面積2.084平方千米。在冊耕地面積0.5735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解放初稱為拜掛村,1958年9月公社化,拜掛村更名為排怪大隊;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排怪大隊更名為排怪村;2016年村組撤并,排怪更名為復興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復興村附近有姑魯產蛋崖、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黔南水族墓群、水書摩崖、雪花洞、怎雷水族文化村等旅游景點,有三都水族馬尾繡、雞煮菜稀飯、三都九阡酒、三都香豬、三都風味酸、九阡李等特產,有水族端節、三都水族婚俗、水族女服、水族男服、水族雙歌、三都水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