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姑掛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姑掛村位于三合鎮東南面,距鎮政府駐地10公里,東靠水龍鄉祥寨村,西靠行償村,南接中樂村,北靠牛場村。全村共有8個自然組,總戶數416戶,1799人,全村總面積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5畝,人均0.92畝,人均基本農田0.54畝。森林覆蓋率90%,境內有林業用地4532畝,其中林地2703畝。境內有少數野生動物,植物種類豐富,有很多貴重中草藥,分布在姑魯山林一帶。全村地貌山高谷深,地勢兩面高山重疊,群峰挺拔,以“七溝八崗四面坡”著稱。境內多懸崖,巖分層次形成三級階梯,巖石自然下蛋,形成稀奇古怪石頭產蛋的文物景觀。
2010年,農業總種植產值451萬公斤,人均純收入2653元。境內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經濟作物以冬蔬菜為主,年產300噸,年產值2.5萬元;養殖業以生豬為主,大牲畜存欄386頭,出欄122頭,生豬存欄656頭,出欄456頭,2010年畜牧業產值達16萬元。
現有黨員24名其中女黨員3名,村黨支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在上一級黨委的領導下,始終如一地貫徹黨的基地路線、方針、政策;有效落實上一級組織制定的戰略規劃和工作部署,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加強內部服務意識,在政治理論學習,班子的自身建設,黨建和精神文明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曾在2008-2009年度鎮村兩級會上得到表揚,2009年度鎮村兩級會上被評為“先進集體”。
姑掛村與苗龍村、新城社區、永康村、鳳凰社區、小河社區、都柳江社區、堯人山社區、拉攬村、麻光社區、城北社區相鄰。
姑掛村附近有姑魯產蛋崖、貴州水族文化博物館、黔南水族墓群、水書摩崖、雪花洞、怎雷水族文化村等旅游景點,有三都水族馬尾繡、雞煮菜稀飯、三都九阡酒、三都香豬、三都風味酸、九阡李等特產,有水族端節、水族女服、水族男服、水族雙歌、三都水族婚俗、三都水族服飾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