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合村 | 隸屬:坪地場仡佬族侗族鄉 |
區劃代碼:520623208210 | 代碼前6位:520623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55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該村子位于三個縣交界處而取名三合村。
基本介紹:
三合村位于坪地場鄉東北部,距坪地場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東與鄉萬河村相連,西交鄉老鴰林村,北與印江縣楊柳鄉接壤,全村總面積6.2平方公里,有耕地532畝,轄5個村民組,128戶,771人。全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鄉過花橋鎮至石阡縣城油路穿境而過,境內有山塘水庫一個,承擔著鄉400萬煙水配套工程供水任務,是一個以仡佬族、侗族聚居的少數民族村。
近年來,三合村按照“近抓農業、遠抓茶畜、強基固本、構建新村”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優勢,穩定糧食生產,大興養殖產業,強勢推進茶葉、金銀花等經濟產業,使全村經濟發展保持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2011年,全村發展養殖戶32戶,鞏固優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三合村被貴州省林業局命名為2021年貴州省森林村寨。
歷史沿革:
2010年得名沿用至今。
1943年,石阡實行新縣制,廢除之前的的區級組織,設置鄉鎮保甲。
設立和平乙級鄉。
1950年2月行政區劃調整,設立三個區18鄉鎮。
隸屬一區。
1950年7月,改置3區為6區1鎮。
隸屬二區。
1953年,設立花橋區汪河鄉。
1958年,汪河鄉改稱汪河公社;三合村改稱三合大隊。
1984年,汪河公社改稱汪河鄉;三合大隊改稱三合村。
期間隸屬花橋區汪河鄉(公社)1992年“撤并建”,由花橋區
周邊相關:
三合村附近有夜郎古泉旅游景區、石阡溫泉、樓上古寨、佛頂山溫泉小鎮、石阡萬壽宮、五德桃源旅游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石阡苔茶、石阡土雞、石阡香柚、石阡豆腐乳、草凳、石阡泡椒等特產,有仡佬毛龍節、石阡木偶戲、說春、侗族悄悄年、仡佬族敬雀節、仡佬族民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