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發村 | 隸屬:青林苗族彝族鄉 |
區劃代碼:520221204203 | 代碼前6位:52022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B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原有一自然水塘,且交通閉塞,取名海塞。文革過后,希望經濟發展而改名海發。海發村原名“海塞”,“海塞”之名由來是原老海發村有一個自然小海的命名,文革過后,為能夠使海塞人民繁榮富強而改名海發。
基本介紹:
海發村距青林鄉政府駐地13.5公里,全村13個組,774戶,3265人,其中苗族318戶,1827人,占全村人口的56%。海發村東與納雍縣新房鄉接壤,南與本鄉灰依、田壩二村相連,西抵本鄉群新村,北與本鄉二寨村和納雍縣豬場鄉毗鄰。全村總面積11.9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2655畝,占總面積的17.4%,退耕還林面積1904.6畝,占總耕地面積的61.1%。全村最高峰神仙坡,海拔2060米,轎子山海拔2051米;最低處本村腰巖四組的干溝,海拔約1450米。現有豬(場)青(林)、田(壩)大(土)木(戛)、青(林)新(房)公路橫跨海發村,支撐著該村的各項經濟命脈。現建有小學一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6%
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南開區。
1958年成立幺巖大隊,龍發、海發大隊;分別屬田壩公社、青林公社。
1984年幺巖大隊,龍發、海發大隊改為幺巖村,龍發、海發村;分別屬田壩鄉、青林鄉。
1992年5月屬青林苗族彝族鄉。
2003年幺巖村并入海發村,2015年龍發村并入海發村。
周邊相關:
海發村附近有六盤水市明湖水利風景區、涼都高原比女街生態園旅游景區、鐘山月照養生谷旅游景區、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大河堡·涼都花海、韭菜坪等旅游景點,有鐘山葡萄、韭湯、“嘗回頭”羊肉粉、苦蕎飯、元坤羊肉粉、毛大姜茶等特產,有彝族“懇合唄”、布依族盤歌、彝族婚嫁習俗、盤縣彝族山歌、剪紙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