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爐村 | 隸屬:雙戛街道 |
區劃代碼:520201019205 | 代碼前6位:520201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B |
長途區號:0858 | 郵政編碼:55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地勢高寒故而得名。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高爐村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基本介紹:
高爐村位于紙廠鄉政府西北面,距鄉政府駐地18公里,總面積5.13平方公里,轄3個村民組,181戶683人,回族人口68%。平均海拔2800多米,氣候偏冷,耕地少,人均僅達0.45畝。是種植金針菇的天然基地。轉變中的高爐村人均純收入僅為2358元,人均占有糧508公斤,是紙廠鄉目前較為貧困的村,按照鄉委、政府“小康路上誰都不能掉隊”的思路,已實施了退耕還林1000畝,大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老百姓大多搞運輸業,該村目前已有各類運輸車輛30臺。
--人口總數:683人 農業人口:506人非農業人口:77人
--行政區面積:5.1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7.35畝
--主要民族
歷史沿革:
今高爐村村民委員會境內,解放初期屬于水城縣一區德塢鄉轄。
1953年4月屬于德塢區雙戛彝族鄉轄。
1958年8月實行人民公社化,屬于水城縣德塢公社雙戛管理區轄。
1963年屬于水城縣德塢區雙戛公社轄。
1965年3月成立水城礦區政府,11月水城礦區政府改為水城特區政府,雙戛公社劃入水城特區,屬于水城特區雙戛公社轄。
1970年12月屬于水城特區大河區雙戛公社轄。
1984年屬于大河鎮雙戛鄉轄。
1987年初屬于
周邊相關:
高爐村附近有六盤水市明湖水利風景區、涼都高原比女街生態園旅游景區、鐘山月照養生谷旅游景區、明湖國家濕地公園、大河堡·涼都花海、韭菜坪等旅游景點,有鐘山葡萄、韭湯、“嘗回頭”羊肉粉、苦蕎飯、元坤羊肉粉、毛大姜茶等特產,有彝族“懇合唄”、布依族盤歌、彝族婚嫁習俗、盤縣彝族山歌、剪紙工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