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楓香坨村 | 隸屬:長壩鎮 |
區劃代碼:520624116201 | 代碼前6位:520624 |
行政區域:貴州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貴D |
長途區號:0856 | 郵政編碼:5651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該地的海拔較高,生長的楓香樹居多,故得名楓香坨村。
基本介紹:
楓香坨村位于長壩鄉政府正東部,距高6.5公里,東與合鵬溪鎮大石窖結壤,南連尖山村,西接龍門,北抵周壩村三道坎,總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田213畝,土446畝,是種烤煙和金銀花生長的最佳地帶。
--人口總數:923人農業人口:911人非農業人口:12人
--行政區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9.0畝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土家族,漢族發展口號:打造全鄉金銀花示范基地
--所轄村:桃坪組,趙家組,唐家組,溝元組生產總值:500.0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玉米,烤煙,金銀花名特產品:金銀花,烤煙
楓香坨村與周壩村、劉場坪村、龍門村、萬古村、長壩社區、太平村、長青村、尖山村、碑記坳村、佘溪村、丁家山村、三合場村、張家灣村、謝窩溝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21年屬鶴齡鄉。
1927年屬思南縣合朋復興區署。
1952年屬長壩鄉。
1958年公社時代,取名楓香坨大隊,屬長壩公社管轄。
1984年社改鄉,撤隊設楓香坨村屬合朋溪區的長壩鄉管轄。
1992年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思南縣進行“建鎮并鄉撤區”工作,同年10月,撤銷長壩鄉、坡頂苗族土家族鄉、水塘鄉合并建立長壩苗族土家族鄉,轄原三個鄉鎮的共15個行政村,楓香坨村屬長壩苗族土家族鄉管轄。
2007年4月,縣
周邊相關:
楓香坨村附近有思南溫泉石林旅游景區、思唐古建筑群、烏江騰龍峽、郝家灣、思南府文廟、思南石林等旅游景點,有思南黃牛、思南土家香腸、思南花甜粑、龍鳳花燭、思南綠豆粉、思南斗笠等特產,有思南花燈戲、烏江船工號子、上元沙洲節、仡佬毛龍節、松桃苗繡等民俗文化。